車網中國報道: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2年9月2-4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以“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9月3日 “開幕大會:‘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的政策取向與行動”中,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 劉炳江發言。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 劉炳江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參加2022泰達汽車論壇,泰達汽車論壇從2005年開始,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這是第18屆。18年來,泰達汽車論壇搭建汽車行業的政產學研用一體的交流平臺,是時間最長、規格最高的行業論壇之一,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此次論壇。借次機會,我與大家分享三個想法:
第一,攻堅克難,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大氣污染。在能源、產業、交通結構調整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中國大氣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成為世界治理大氣污染速度最快的國家。2013-2021年,我國PM2.5濃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數下降了87%,北京的PM2.5濃度降到33微克,首次年度達到國家標準,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這些數據都是實打實的,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藍天幸福感明顯增長。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直接感受,那就是藍天更多了,空氣更清新了。
與大家分享的第二個想法是多措并舉,推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將交通領域污染防治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舉措,持續開展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近十年來,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顯著下降,在對空氣污染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同時,也推動我國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偟目纯梢愿爬?ldquo;三提升”,一是通過標準引領,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以來我國先后十次實施了機動車國四、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全面實現國六柴油標準,實現了車用柴油、船舶柴油新標準的實施,使得環境和PM2.5的排放強度下降了90%以上,基本達到歐美國家通用水平。同時,通過標準引領,我國發動機源排放控制水平全面升級,高效的三元催化劑、選擇性催化裝置等技術普遍使用,發動機零部件、整車產業環境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國內生產的汽車基本無需變動即可滿足出口技術要求,為提升我國汽車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個提升是通過重大工程,運輸機構運輸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華北港口汽運煤獲得了相關行業的鼎力支持,減少了相當于約4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36條鐵路線建成開工,唐寶線、唐保線等好幾條線開工,保障貨運量同比增長5.1%,空轉鐵取得重大突破。
在新車方面,我部成功搭建全國統一的重型車排放監控平臺,從2021年重型國六標準正式實施以來,累積接入企業403家、整車制造企業207家,車輛202萬輛,國家平臺整合大幅度減少地方負擔。
全國1.2萬家檢測機構全部聯網,全國3億輛檢查數據實現國家三級聯網。全國建成了不停車自動排放監測點約3000個,全國基本消滅黑煙車,機動車環保高科技自動化監管平臺和大數據監管發揮重要作用。
“兩個轉型”,一個是促進車內協同綠色轉型,一方面積極推動高排放高舊車輛淘汰,2013年,我國通過財政補貼方式,鼓勵高排放老舊車報廢,共淘汰老舊車約3000萬輛,全國范圍內基本淘汰黃標車。特別是2018年開始,在重點區域鼓勵淘汰國三及以下的重型柴油貨車,累計淘汰100萬輛,目前全國的國五和國六車輛占比提升48%,為車輛結構綠色轉型騰出了空間。
另一方面大力推廣公共領域新能源車輛替代,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公共領域新能源車輛替代的相關要求,每年秋冬季的攻堅方案也提出了各地新能源車輛的數量任務。全國新能源公交車由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70%。深圳、珠海等地基本實現電動汽車全覆蓋,太原、廣州等地全面實現電動出租車運營,北京、杭州等地率先推廣新能源環衛車。我司積極推進機場、港口廠內清潔化運輸,機場新增設備百分之百使用新能源設備車輛。
第二個轉型是通過創造場景,推動重點行業運輸清潔化轉型。以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為切入點,大力推廣鋼鐵、電力、煤炭重點行業開展清潔運輸改造,鼓勵先進,提升后進。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行業A級企業綜合使用空轉鐵,使重卡降低污染物排放。鋼鐵企業將使用新能源重卡作為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措施,連續數年成為全國第一大重卡消費市場。今年上半年銷量達到4000多輛,占全國總銷量40%。
除此之外,我們還關注煤炭焦點行業,關注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區,有效解決新能源重卡購置成本高、續使里程不足的痛點問題。結合富產優勢,大力發展清潔重卡,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企業的積極配合下,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重卡銷量達到1.61萬輛,同比增長491%。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個觀點,統籌謀劃、凝心聚力,共同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當前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果尚不穩定,汽車污染排放對于大氣環境的貢獻日益凸現,新車、在用車達標排放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認真抓好在車、油、路、企四方面協同配置,做到“四強化”,也希望大家一起積極參與到減污降碳工作當中來。
“四強化”,一是標準治理促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十四五”節能綜合工作方案非常明確提出要研究治理下一階段輕型車、重型車的排放標準。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開展相關預研工作,充分調研國內外相關情況,動態跟蹤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和國際技術標準,同時按照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我們也在積極探索開展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標桿研究,同步開展汽車、摩托車噪聲標準研究。希望汽車行業、零部件行業同仁、國內外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到標準研究和制定中,獻計獻策,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
二是強化場景應用,促進重點領域運輸良性發展。我們國家汽車排放標準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工業企業的排放標準正在引領世界標準。我們電力已經打造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清潔發電基地,現在正在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鋼鐵企業超低級排放基地。我們會同發改、工信、交通等部門,研究推動焦化、水泥等場景供能改造。希望汽車行業能夠加快技術研發,盡快開發出適應各種場景的新車型。呼吁加快大功率充電、制氫、運氫、加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的使用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
三是強化環境監管,促進全鏈條、全環節的節能降碳。零部件生產、運輸、使用、維修、報廢等環節都產生污染物和碳排放。對企業來說,依法排污是基本底線,我們會持續加快對新車在用車以及污染企業的排污監管,確保達標排放。對于車輛而言,不但新車的行駛試驗能夠滿足國六的標準,在實際行駛過程當中也要確保達標排放,我們也會隨機抽檢,希望相關車輛達標。對于生產企業要符合相關行業要求,積極參與綠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建設,實行綠色制造、綠色運輸,要注意關注汽車生產過程中的排放,推進水性涂料使用,強化管理,使用先進的道路設施。
最后一點是強化技術研發,促進目標,今年9月,臭氧氣體被納入蒙特利爾議定書管控范圍。國際普遍認為,汽車主流使用的制冷器是重點管控之一,希望行業重點關注此問題,加大車用空調研究,形成相關技術設備,以便后續開發應用。
最后,再次感謝汽車行業一直以來對于大氣污染防治控制支持,衷心希望在節能降碳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時刻,汽車行業一如既往,加大投入,把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共同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為中國走上汽車強國貢獻關鍵力量,再次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