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報道: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2年9月2-4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以“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9月3日 “開幕大會:‘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的政策取向與行動”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督管理司司長劉衛軍發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督管理司司長 劉衛軍
以下為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與會的代表,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容幸受邀參加本次論壇。首先,我代表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對202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的召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結合本次會議論壇的主題,以及我們工作的職能,我想在兩個方面跟大家進行一下交流,一個方面就是我這個司管理的質量認證工作,還有一個方面是我們總局知道我來參加今天的論壇,他們希望我代表他們,就汽車召回的制度與大家進行一些交流。
第一個方面,先交流我分管的工作,質量認證工作。質量認證工作從兩個方面給大家做介紹。
第一,質量認證工作為汽車產業的發展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國家質量認證標準被認為是市場經濟的體檢證,它的本質屬性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這個認證證書,向企業、消費者、社會、政府監管部門傳遞信任。所以質量認證工作對于產品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產品的競爭力,以及便利產品流通走入國際市場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習總書記2018年專門強調要加強質量認證建設,同時國務院印發了3號文件,把質量認證定位為供給側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所以質量認證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產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國家的質量認證也是舶來品,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有認證機構1000家,目前有效的認證證書310多萬張,涉及企業90多萬家,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質量認證的身影。特別是在我們的汽車領域,質量認證也在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大家知道的ISO9000、ISO14000等,汽車的售后認證,開展得非常多。可以這么說,光開展16949的認證就有4萬多家企業。包括強制性產品認證,各類產品體系的認證和服務認證,加起來差不多有10多萬張證書,好幾萬家企業。如果說發揮著什么獨特的作用,我想簡單點說,一是保安全底線。強制性產品認證無論是對我國產品還是進口汽車,一視同仁,這個涉及人身健康,必須滿足我們國家一些強制性標準和技術要求,沒有獲得認證,這個產品就不能進入市場。所以現在每輛車上都有一個3C的認證標志,強制產品認證證書。
第二個方面,是拉質量高線。通過自愿性的產品認證,我說的自愿性,除國家產品準入之外都是這一類,只要不是國家法規行為的。但自愿性認證,拉高線這個方面,很多認證機構開發了很多產品,包括整車和零部件的高質量發展認證制度,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以及相關的一些零配件,有產品的認證,還有大量的管理體系的認證,還有一些售后服務的認證。這種志愿性的認證,我們稱為拉質量高線的認證。
第三個方面,傳信任、促循環。這張證書是傳遞信任的,因為國際通行的做法,你獲得認證之后,很容易得到認同,避免重復性的評價。你可能有3C證書,一張就夠了,16949獲得了一張,這家機構就具有足夠的信譽,用戶也會承認。促循環既有國內循環,也有國際的循環。因為我們通過了這樣的認證,助推我們的產品更容易被國際市場接受。特別是我們的出口勢頭非常好,特別是電動汽車出口的勢頭更好,我們的這張證書對于促循環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就質量認證工作,跟大家交流的第二個方面就是質量認證工作力爭為“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的汽車產業發揮更大的作用。怎么發揮更大的作用?強制性產品認證而言,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
一個是保安全。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發展,有一些涉及到安全的因素,無論是軟件、硬件,都是按照國家的強制性要求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同時保證認證的時效性。
第二個方面就是便企。在保安全上一定要便利化,無論從申請材料上,還是合并單元的壓縮上,還有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自我聲明的項目上,以及對企業的管理在工廠管理環節減少的頻次上,要減少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第三個方面就是促合作。一方面市場監管跟各個部委進行合作,形成一個共同的鏈條,避免出現重復性的工作,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另外就是國際方面的合作,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合作,國際通行做法的優勢,通過我們的合作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助推我們的汽車產品走出去。還有一個發力點,就是自愿性認證,我們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要達到的目標,是我們服務的重點。第二個就是需求導向,到底看看哪些方面需要認證的手段能夠助推我們的發展,要不斷提高認證的供給水平,特別是我上星期在廣西南寧剛剛參加了幾家認證機構共同打造的質量認證聯盟,就是想發揮這樣的作用,建立一個統一的認證體系,給我們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撐。第三方面就是結果導向,我們必須保證認證結果的有效性、公信力,這是我們認證制度的生命,這個需要認證企業共同維護,也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嚴厲打擊不規范的操作行為。
以上我是從兩個方面就質量認證工作跟大家進行了交流,一個是獨特的作用,一個是我們力爭發揮更大的力量。第二塊工作,也是受我們質量發展局的委托,把他們想表達的觀點跟大家做一個分享,他們也給了我一份材料,我就原汁原味傳達。
我國于2004年開始實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以來,工作逐步健全,缺陷調查力度持續加大,召回效果日益顯現,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實施汽車召回2506次,涉及車輛9384.58萬輛。
2021年7月1日聯合生態環境部開始實施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實施一年來,已促進生產者實施召回13次。在堅守安全底線的同時,市場監管總局積極鼓勵技術創新發展,探索沙盒監管制度,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共同出臺管理實行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公告,通過風險評估的方式,就創新技術安全性進行深度測試和評估,最大限度地防范產品應用風險。
下一步,將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等新技術、新產品,大力推動沙盒監管制度試點,組建專家委員會制定配套的技術指南等文件,推動沙盒監管制度安全、可靠、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最后我想說,我們政府部門將更好地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理念更好結合,共同助推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