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9日,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在湖北武漢經開區舉辦,本屆大會主題為“融合創新、綠色發展——打造中國汽車產業新生態”。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聯合指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武漢市智能汽車產業促進會和汽車縱橫全媒體協辦,東風汽車、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線為合作伙伴。嵐圖Free、嵐圖夢想家和東風風神皓極作為本次大會的官方服務用車,為大會嘉賓提供出行服務。其中,在6月28日上午舉辦的大會主論壇上,武漢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唐超發表主旨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朋友們,
女士們、先生們,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車谷”。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給予武漢經開區的關心和支持!
武漢經開區1991年動工興建,是中西部最早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
1.這里擁有世界級汽車整車及供應鏈集群,美英法德日等國家均在區建有整車或零部件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國家級經開區前列。
2.三大國家創新使命在這里疊加,承擔住建部“智能網聯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試點、交通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信部“智能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任務。
3.這里也是國內汽車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在不到500平方公里范圍內,集聚10余家整車廠,5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業,年產整車近百萬輛,工業產值超3200億元,被稱為“中國車谷”。
下面,我以武漢經開區的實踐為基礎,匯報一下我們對中部汽車供應鏈未來發展的三點感想。
一、疫情和缺芯給武漢汽車產業集群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一)2021年全國產量超過200萬輛的省份有四個,超過100萬輛的城市有7個,這都是全國汽車產業重鎮,廣東,上海,吉林,湖北,恰好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東北和中部。湖北和武漢顯然是中部汽車產業集群的代表。
(二)2021年武漢整車企業產量波動極大,其中下半年受到了嚴重的缺芯沖擊,武漢經開區也因芯片短缺而造成的整車減產達到10萬輛以上,8月疊加局部疫情封閉產量降到最低。這種密切聯系,使得疫情沖擊通過供應鏈對全國汽車產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2022年3月廣深、吉林、上海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中斷迅速傳導至全國,4月國內汽車產銷下滑近47%。
(三)這是武漢在2020封閉期間請求保供區域表。
2020年2月武漢疫情封城之時,我們先后收到吉林、廣州等多地政府16封要求協助供應鏈企業恢復供應的聯系函。涉及60余家企業。武漢零部件企業同樣對全國供應鏈造成較大影響。
(四)應對挑戰,我們對武漢汽車產業發展的三點體會:
1.絕對的獨善其身韌性產業鏈不存在。一輛車有1萬多個零部件,無論是小而全還是大而全,都不切實際。政府和企業要主動預判各種風險挑戰,制定應對“黑天鵝(疫情)”“灰犀牛(芯片)”事件的有效應對預案。
2.在政府追求韌性和企業追求連續性的條件下,零部件企業有新的產銷布局調整的可能。零庫存精益生產管理方式面臨變革。大家都會明確鼓勵緊缺部件、材料適度庫存儲備。
3,政府追求韌性和企業追求連續性要付出更大成本代價。豐田精益制造零庫存管理體系,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汽車供應鏈行業降成本教科書式的標準。現在犧牲了零庫存必然要付出成本的代價。
未來的成功者是是增強供應鏈韌性的同時,又能把成本降至最低的地域。
二、構筑武漢汽車產業集群創新驅動的三大新優勢
(一)在新能源滲透率化方面加速步伐。目前經開區200萬輛產能大部分為燃油車,我們將用2到3年的時間,通過新建和改造現有整車廠,爭取新能源汽車的產能突破百萬輛。并由此帶動電池、電機、電控、傳感器等供應鏈市場。同時,在氫能方面建成國內最大的燃料電池膜電極研發、生產基地。
(二)在芯片和屏幕技術領域重點布局突破,目前,經開區智新科技已建成華中首個車規級IGBT生產基地,芯擎科技首款智能座艙芯片7nm“龍鷹一號”即將量產,我們還將與車載屏幕企業聯手支持屏幕技術創新。
(三)在智能網聯領域超前布局,經開區已經建成目前國內最長的106公里車路協同開放測試道路和場景最豐富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全區L2級輔助駕駛系統新車型搭載率超過30%。我們正在中汽協、電動汽車百人會等行業機構大力支持下,與東風、吉利、東軟、百度等領軍企業深度合作,以軍山新城為核心打造智能網聯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的“雙智”之城。我們還正在與整車企業、手機企業聯手布局“汽車+手機”的智能生態鏈。
(四)目前“新勢力”“新實力”車企在武漢開發區風云際會,這些新汽車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
1,有夢想,有追求卓越的王者之氣,字典里沒有第二。
2,敢沖鋒,有敢于試錯的創新精神,親自抓產品抓技術。
3,不服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挺立在失敗的廢墟上。
未來的成功者是不僅要有制造資源優勢,并且能把創新人才留住、讓企業能夠茁壯成長的地域。
三、武漢經開區是低成本供應鏈中心樞紐的新選擇
如果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將國內的六大汽車生產基地串聯起來,這個交匯點就在中部。在新發展格局下打造汽車產業供應鏈中心樞紐的基礎和條件,開拓市場、降低成本、留住人才上武漢經開區同樣是最優選擇。
一是經開區的要素成本有巨大優勢。從全國的汽車集聚區來看,武漢既有一線城市的發展能級、文化氣質和項目承載力,同時在土地、薪酬和生活成本等方面更具突出優勢。
二是經開區的政策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開拓市場。我們為企業準備了產業、創新、人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涵蓋企業落地建設支持、融入本區域供應鏈支持、基金直投政策支持等多個方面。
三是經開區的配套環境可以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對于新落戶企業,招人、留人是企業最先面對的問題。為了幫助企業更好招引人才、留住人才,經開區對企業引進的重點院校大學生和碩博人才給予4~16萬元的購房和購車補貼。員工子女需要接受優質教育的,我們有武漢最好的外校系、華師系中小學校和武漢愛莎等國際學校。員工老人需要醫療服務的,我們有協和西院、同濟西院、亞心總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員工生活豐富多彩:喜歡休閑娛樂的,這里有“1江2河26湖”眾多“網紅打卡”公園;熱愛運動的,這里有武漢最好的體育場館,人均運動場館面積全市最高,王霜等中國女足亞洲杯冠軍隊員的主場就在這里;熱愛追星的,這里有像中國好聲音總決賽這樣的演唱會,也可以在即將舉辦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與偶像近距離接觸。
經開區的夢想很大,不但要當“中國車谷”,還要做“世界車谷”,我們先定了一個小目標:助力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成為比肩上海、廣東的全國汽車強省前三強;力爭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賽道上進入第一方陣,用2到3年的時間,形成1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實現L3級輔助駕駛量產裝車;全力推動氫能汽車、飛行汽車、智能駕駛等前沿技術創新發展,支持培養出湖北的“馬斯克”,讓沌口成為賺錢的風口。
歸結成一句話,希望廣大企業家朋友們有夢想,來車谷,一起創!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