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款登上天門山999級階梯的量產SUV,P400E在國內一露面就吸引了很多媒體的關注。而在此之前,這款車的內燃機原型還爬過高原缺氧彎道急的派克峰;用破紀錄的速度闖過桑拿酷暑沒有路的魯普哈利沙漠;挑戰了路況復雜落差大的阿爾卑的速降賽道,所有這些,都是在展示路虎攬勝是一臺很棒的SUV。
為了實際驗證P400E的性能,全天的試駕會分成了道路試駕和越野試駕兩部分,中間的交通路線也夾雜著高速、村莊、盤山路,路況較為復雜多變,開起來倒也有趣。
1)電池組續航能力強大,但增重明顯
早上在酒店門口領了分配好的紅色P400E,主辦方已經設定好導航終點—貴州駿馳國際賽車場,一路上了高速,所有的車都已經提前充滿了電,在后備箱凸起的地板下,一塊容量13.7kw的電池組據資料顯示可以支持P400E以純電動的方式行駛51km。同級的混動車型里,除了Q7的17.3kw,這已經是最大容量的電池組了,這直接導致P400E的重量比攬運的V8柴油版還重了整整250kg。但是帶來的隱形好處之一就是:如果新能源上目錄申請成功,未來可以免交購置稅。
2)油門反應迅速,純發動機模式下噪音較大
此前一直有朋友反映攬運的油門反應有明顯遲滯,這次試駕我特地多了些關注:有電機加持的P400E在油門響應上明顯改善,而且在后來的越野試駕中也體現了出色的低速扭力和順滑的加速體驗,以至于筆者上車后習慣性的選擇EV模式。唯一的問題在于,一旦電池容量耗盡,孤獨的4缸機在工作的時候又會出現明顯的油門遲滯,發動機噪音也大的有些對不住接近100萬的價格。
3)操作系統高度智能,但缺乏物理反饋的觸屏依然有隱憂
去程路況好,我坐在P400E的副駕位置上擺弄著InControl智能馭領系統的幾塊觸摸屏,這個系統戴手套也可以操作,功能也十分豐富,配合一套與Nuance(世界上最大的語音識別公司)合作的語音操作系統,我玩的不亦樂乎。為了便于行駛中操作,P400E的全地形反饋系統和常用的空調座椅功能都保留了物理按鍵,中控臺上面的屏幕還可以電動調整角度,想的比較周到。不過換我當司機的時候,觸摸屏的老問題又來了,沒有物理反饋!字體又比較小,真心沒敢在開車的時候做任何動作,這個觸屏零反饋的問題廠家要盡快解決才好,否則確有安全隱憂。
4)底盤扎實,這是一個下盤穩健的漢子
賽道體驗中規中矩,一臺這么大的SUV車型,在空氣懸架和輕質全鋁車身的幫助下,除了彎道中略早出現的輪胎嘶叫聲和稍明顯的身體重心移動能提醒你腳下是一輛SUV,其他的操控體驗倒是很接近大型轎車,只要控制好油門,那640N·M的扭力輸出就不會造成什么麻煩。這樣的操控性相信應該有那幾百公斤電池組的功勞。一直想試試用純電模式跑賽道,可一上賽道就忍不住直接掛了S檔,看來只有以后有機會再說了。
5)諸多高科技裝備為“撒野”保駕護航,硬漢依然鐵血
午后來到了風景獨特的越野場地,第一眼看過去,不錯,路況夠爛,幾個媒體同行看了看直接放棄了試駕!
在教練的要求下,我們接通分動器,打開利用全景影像攝像頭工作的越野輔助功能,開始在角度超過35°的坡道上爬上爬下,說實話,在上坡完全看不見路在哪的路況下,這個能將扭矩放大2.93倍的分動器還真把一輛SUV改造成了像模像樣的越野車。
陸地水滑梯玩了一半,忽然發現抬頭顯示器在風擋上一直投射著車輛的軸向俯仰角和橫向側傾角的提示,而且細看居然還有前輪偏轉角度的顯示,這個是我這次來試駕最吸引我的裝備了,我不是越野愛好者,但很了解在冰雪和泥濘這些超低摩擦力路面行駛的時候,司機清楚的判斷前輪的轉角方向有多難,多重要。所以這個,真是好東西。
配合上自動控制的中央與后橋差速鎖,防滑輔助/坡道緩降/涉水感應/蚌殼式引擎蓋等純派越野裝備,再加上可以舉高的指揮官駕駛員座椅,這臺SUV的整體越野能力表現相當不錯。
綜上,路虎攬勝P400E PHEV在傾力打造的電力驅動系統加持之下風骨依舊,很多高科技的裝備也足夠吸睛。但過度依賴電力驅動系統營造的駕駛體驗是否會成為很多用戶的心魔,相信市場會給出完美的答案。
當坐在飛離貴陽的航班上閉目凝思,腦海中浮現出幾年前有一部挺賣座的電影《王牌特工-特工學院》里的場景,一位老牌貴族特工,嘴里說著暗號:“牛津鞋不要雕花”,手里的拐棍傘卻集合了各種炫酷的高科技,一輛路虎攬勝混動版P400E應該可以成為這部電影里的汽車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