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開始,因為這個季節,陰郁的天氣,綿綿的細雨,帶來的不僅是濕悶,還有飛機的延誤……所以,更多的時候我會逃避“包郵區”。但是最近的一次出行,卻讓我幸福感倍增,或許因為它是全新一代朗逸。
包郵區的好處就是,各種免運費,各種及時達,但是我更是關心的是阿里爸爸何時能夠包郵一縷陽光,讓這濕悶的天氣變得干爽一些,連同我的心情。
但,當我站到全新一代朗逸面前時,我卻有些恍然。這樣的面容,還是那個套娃的大眾、熟悉的朗逸嗎?稍作鎮定之后,我發現大眾確實是變了,它也學會了時尚,也學會了討巧。其實這一點,在之前的帕薩特、途昂身上能夠找到一些痕跡,只是這一次朗逸輸出的更明顯一些。
碩大的進氣格柵與LED大燈相連,很好的增加了前臉的張力,同時不錯的鍍鉻裝飾質感又讓它的正臉看上去非常吸睛。對了,全新一代朗逸全系采用LED光源大燈,除前大燈外,日間行車燈、尾燈也全部采用LED光源。這一點還真是良心配置!
全新的設計風格,加上最新的平臺使用,讓全新一代朗逸的線條一改之前的圓潤風格,變得犀利了不少,新的設計語言的應用以及雙腰線的勾勒,讓車身看上去更加修長,也更具運動感。
視覺上的沖擊固然重要,真實尺寸才是根本。全新一代朗逸的車身尺寸大幅升級,長4670mm、寬1806 mm、高1474mm、軸距2688mm。相比現款,長寬高分別增加了65mm、41mm、14mm,軸距更是增加了78mm,讓全新一代朗逸達到了B級車的身材標準,也讓其的內部乘坐空間大幅增加,再加上加長了75mm的后排座椅,帶來更好的乘坐舒適性。
隨著腰線的延伸與下垂,我們看到了更具運動特點的尾部。全新一代朗逸的尾部設計相比老款更加運動,也更加時尚。鍍鉻裝飾的排氣非常討喜,但是這只是一個裝飾罷了,真正的排氣管被隱藏于尾部車身之下。
面對大眾在設計上的這種改變,給我的感覺很像是陰雨天空之中的一縷陽光,讓我看到那個執拗的大眾的變得與以往大不相同,而這種將中國審美與德國工藝相融合的全新造型元素也將成為未來許多大眾全球車型的設計方向,這一點讓我心情愉悅不已。
梅雨的濕悶其實并不是一縷陽光就能改變的,而這就如同大眾的改變。蛻變的外觀,讓人眼前一亮,但是進入車內之后,給我最直觀的感覺依舊是熟悉的大眾味道。熟悉的設計布局,熟悉的中控臺,熟悉的方向盤設計等等。我必須承認,此時的我,對全新一代朗逸多少有些失望。
所以,我對它的娛樂系統和互聯裝備也沒了什么期待。也許真的是你越不在乎的時候,它越會給你驚喜。譬如:我們非常熟悉的MIB多媒體交互系統,如今可以支持CarLife、CarPlay及Mirrorlink手機映射功能。并且全新一代朗逸為此在不同的車型上匹配了6.5英寸和8英寸的液晶屏,而8英寸智行多媒體娛樂導航系統,具備實時在線聯網功能,能夠提供實時路況導航、地圖在線升級、實時天氣查詢等在線互動功能,對于互聯和潮流,大眾也在積極的改變。
定睛看去,發現現款朗逸車內的手剎沒有了,替換為帶AutoHold功能的EPB電子手剎,不僅內飾更整潔,逼格也提升了。而精細感與品質感都非常不錯的儀表臺設計,最新的漸變拉絲效果也帶來不錯的品質感,同時也讓其看著更加和諧,這一點我要為上汽大眾點贊。
最后則是科技感的提升,全新一代朗逸增加了集成23項功能的ESP車身動態電子穩定系統、全系標配RKA智能胎壓檢測系統、帶啟停功能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以及帶倒車下翻功能的多功能后視鏡等等。如此全副武裝的朗逸,讓我對駕駛它充滿期待。
對于全新一代朗逸而言,提升的可不是只有外觀與內飾,動力系統提升也不小。全新一代朗逸有著兩套動力系統可選,其中一款是我們熟悉的EA211 1.4TSI高功率發動機,其最大扭矩達到250N·m,額定功率提升到110kW,零到百公里加速時間減少到8.3秒。
另外一款則是首次使用的EA211 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其最大扭矩150N·m、額定功率85kW、綜合工況油耗百公里5.5L。與之相匹配的是6速自動變速箱,這套動力的匹配調校還是非常成熟的,畢竟大眾的功底擺在那里。換擋平順,升擋積極,當你大油門提速時,又能夠迅速的降到3擋,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
自吸發動機的優勢就是動力輸出更加順暢,而這臺1.5L發動機確實做到了,但是相比1.4T它的后半段動力輸出有著明顯的劣勢,而且在高速超車時,多少有些沒底,所以各位一定要留有足夠的安全空間。
試駕了一天的我必須承認,在整個駕駛過程中,全新一代朗逸在路上舒適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經過精準調校的底盤會很好的過濾掉一些細碎顛簸,讓車內保持足夠的舒適。
當然,作為一款家用轎車,你并不能對它的操控有著過于苛刻的要求。如果你實在是按捺不住躁動的心,那不妨將擋位切換到S擋,此時全新一代朗逸的油門響應會更快一些,動力輸出也會勁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