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處于性能機械的包圍之中,自己的節奏也會被影響得比較緊張。而最近通過比亞迪的親子活動試駕到的宋MAX卻用它佛系的感受,調節了我的緊張,和對MPV的一些定義。
迅速跳回產品本身,我想,很多自由機械的粉絲們跟我一樣,平日里關注那些性能機械比較多,對于這樣一款排量只有1.5升的居家車并不是特別的聚焦,只要一談車,似乎就必須圍繞著加速、制動、調教等性能話術展開。但有一天你帶上自己的小baby在路上穿梭的時候,你就會打心底希望自己的車更穩一點、更靜一點,恨不得讓車子更像家里的嬰兒床一樣帶給他安心感。
我相信那些成熟的老牌MPV一定可以滿足上述需求,但對于比亞迪的宋MAX,您可能還會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尤其是對僅有154匹馬力的小排量發動機能夠帶動全家人的歡樂心存疑問,說實話,如果僅看加速數據的話那是一定不夠好看的,尤其是在滿載后,但在實際的體感上面,這種小排量MPV帶給我的感覺反而成了一種悠閑。
這次試駕的車輛都是自動擋配置,1.5T發動機配合6速自動變速箱,當然談不上什么迅猛的加速感覺,但動力的輸出也并不會拖泥帶水,完全按照發動機和變速箱這倆佛系搭檔的節奏來,在日常的使用中,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不用去擔心自己偶爾深一腳油門的小野心會對車上的家人帶來不適的感覺。
所以,在動力方面,我倒是開始習慣了這種悠閑、輕松的感覺,相對來講不需要過多的神經緊張和油門控制。而且變速箱的結合也并不是那么激進,在低速起步和加速的過程中,變速箱的傳遞效果也是以平穩作為第一訴求,然后才是扭力的持續上漲。
整套動力總成的調教,很聰明的規避了小排量發動機動力儲備并不海量的尷尬,利用小渦輪做功轉速區間低的特點,讓低轉速區間有恰到好處的力量,以供起步加速情景使用,而高轉速區域則只保留夠維持車速和平緩加速的動力輸出,這樣整個車都不會“竄”得厲害,也有效的控制了渦輪啟動時的動力銜接問題。不過不知道是有意保留,還是有待改進,渦輪做功時進氣的聲音有些明顯,會在車里聽到“嗖嗖”的聲音,如果你愿意有一點加速時的背景音倒也還有點效果。
宋MAX的車身尺寸并不是十分龐大,所以,你大可以把它當作一輛普通的城市SUV級別的車,無論是停車還是車流穿梭,車身大小并不會有任何負擔。而且它的前后方視野也都還不錯,側向的盲區也比較小,再加上高配版本的360度環繞攝像頭,基本上你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停車便利性的問題。
雖然在車內空間上,它不能與那些大尺寸的MPV相比,但通過一天的實際體驗,和同行媒體們的討論,可以判斷出宋MAX在5人出行時,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黃金座位的待遇,即便是6人同乘,也可以配合身材差異,保證每個人的有效乘坐空間是正常的,而不是僅僅把你運送到目的地的標準。至于7人滿載的情況,那就相對緊張一些了,但也要比很多7座SUV更具實用性。畢竟尺寸還是硬條件,在不超過5米車長的情況下,能夠滿足7人有效乘坐,已經值回車價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田忌賽馬的邏輯。用5人的黃金待遇完勝普通轎車和SUV的乘坐空間;用6人的實用空間PK掉7座SUV的雞肋第三排;最后僅僅是在7人滿載狀態時比大尺寸MPV略遜一籌。但是,車價僅有主流合資MPV的一半,想想這個就開心了。
一直就很期盼著能帶上家里人一起偷閑個幾天,碰巧比亞迪有了這個以家庭為單位的體驗日活動,先不管車怎么樣,光憑比亞迪宣布以后的體驗活動盡量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設計這一點,就可以先為品牌點個贊。
所以,在當天的試駕中,我基本把精力都放在了跟家人享受這臺車的功能上,讓它充分的發揮了一臺MPV的職能。
一整天的游玩下來,我幾乎完全忽略了以往測試中需要注意的操控啊、加減速啊、底盤反應啊等項目,經常忘記了與車輛之間的交流。但轉念一想,這應該是MPV的正確日常吧,你需要它的時候,它會滿足你的需求,當你專注于照顧家人的時候,它就默默的處于后臺狀態支持你。
動力無關乎大小,能夠保證車輛的常規行駛狀態即可;空間不在于龐大,無論是日常代步還是游玩長途它也都行;雖然有些諸如加速、人機界面、操控性等方面的表現不如高端品牌的產品來得更優秀,但對于一臺十萬級的全家用車來講,這些也都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