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弱肉強食、“車”浮于事的年代,這位意大利感性座駕提醒美國人民:駕駛,是能讓人滿心歡喜的。
如果說“駕駛精神”已死,的確有些裝腔作勢、矯揉造作。但現在的情況是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被汽車專家們關注,我們想問:“為什么就不能讓汽車還保留駕駛樂趣呢?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我們還不準備放棄激情,盡管洛杉磯每天開車上下班是有些舉步維艱,跑車完全沒有跑車的樣子,但是,交通堵塞不應該成為我們失去個性的借口。
“開著你的汽車,能走多遠就走多遠”,這句話一直是根深蒂固的美國汽車文化。這代表了工業革命后,人們對自然的一種獨立宣言,也是我們汽車工業的目標。城市,讓我們的活動半徑變得小了,但回頭看去,一路走來并非平平坦坦。
或許一天,今日意義之“汽車”將被程式化、特征統一的移動終端所取代,我們必將像電影里的“變節者”。因為,讓汽車僅僅成為A到B的交通工具我們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我們也依舊堅信,在你的內心深處還能發覺對激情的渴望。而且,肯定有那么一刻,能讓快樂、欲望、競技與喝彩完美地結合的瞬間。
可能你們不知道,多年之前,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每當有一輛阿爾法·羅密歐路過我,我都會致以敬意。”
福特先生之所以言此,因為他知道,在“十字與蛇”徽章后面的車子擁有某種力量,這種力量誕于恩佐·法拉利創立自己品牌之前。
國際版主編Angus MacKenzie,一位渾身上下浸淫歐洲汽車工業多年的媒體人,他位于倫敦家的車庫內,停放著一輛1967年款的GTV Coupe。那是一款能夠代表阿爾法·羅密歐最為輝煌年代的產品,可以說,上世紀60年代,這個品牌在細分領域盛極一時。哪個細分?現在BMW所擁有的細分——運動轎車、旅行車和Coupe。但在那個年代,阿爾法并沒有死貴,快的同時還很漂亮,最重要的是開起來讓人感覺爽。Augus說:“全新的Giulia重新找到了品牌輝煌年代的精髓,但又十分講究現代禮節。”
剛剛說了,其輝煌屬于上世紀60年代,這也意味著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其品牌與傳承,人們所知甚少。不過沒關系,Giulia是一個很好的入口。路試編輯Chris Walton說:“這輛車內室布局有如神來之筆,和BMW等競品相比,Giulia把3系沒包裹好的地方都填充了,而且包裹性在彎心也照樣很好。這種感覺,我們沒有在任何一款3系上感受過,駕駛員的姿態和方向控制的精準十分協調同步。
最終阿爾法·羅密歐摘得了獎項,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意大利品牌贏得Motor Trend年度車型的榮譽,也是最近幾年不常見的“進口車”獲得Motor Trend年度車型獎項。如果你是我們的固定讀者,你會發現我們年度車型已經很多年都是“美國牌兒”了。
于是乎,我們把Giulia Quadrifoglio加入到“2017最佳駕駛者之車”的名單里,他和11輛超跑、運動轎車和售價甚至比他多個“0”的車型同臺競技,最終這位惟一的四門五座獲得了第6名的好成績。
特邀評委Chris Theodore說到:“他的轉向是最棒的,底盤也是最棒的,僅憑一己之力告訴人們運動轎車細分還存在。”因為這是兩位來自福特和克萊斯勒前開發總監的話語。Theodore接著說:“這是一輛體面的轎車,也就是說你穿著西裝從車里走出來毫不‘跌份兒’。同時,如果你想帶他一起瘋狂,那么盡管去吧!你一定會愛上他。”
眾所周知Giulia的旗艦車型被稱之為“四葉草版”,被兩個“四葉徽章”夾著的那款2.9升V6發動機擁有513馬力的最大功率。它是在法拉利V8的發動機基礎上去掉兩個缸體得來,動力方面可謂極其澎湃,特別是在Race模式。0到96公里/小時的加速中四葉草版僅僅用時3.8秒,400米沖刺也以12.1秒的成績撞線。不僅如此,這臺Giulia的抓地力也非常出色,出色到仿佛要給瀝青馬路扒層皮一般。你知道嗎?其實,我們最喜歡這臺Giulia的地方是他的態度,一種“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態度。
說完“四葉草”,那么,普通版Giulia是憑借什么奪得了“金卡規”呢?我們知道,很多品牌都喜歡打造一些性能轎車,但是,一旦要實現更多的銷量,往往這些品牌會對這些性能轎車進行減配、縮水、降價。但是,對于Giulia來說,情況不是這個樣子——普通版起售價格38990美元。價格不高,但阿爾法·羅密歐做到了謳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捷豹數十年來一直孜孜以求,但卻無法企及的事情:打造一臺比“ABB”更好的緊湊級運動轎車。
普通版Giulia搭載了一臺2.0升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迸發出415牛米、284馬力的峰值扭矩和功率。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的確碰到了渦輪遲滯和扭矩驟升的不線性,不過,一旦到2擋以后,動力的綿延將被排氣筒獨特的腔調所喚醒,給你帶來滿心的歡喜。
底特律編輯Alisa Priddle強調:“這臺車總能讓人這樣或那樣地發出一些感嘆詞,所以,他的駕駛樂趣之高不言而喻了。”
阿爾法·羅密歐十分懂得運動轎車消費者的渴望,或許,我們稱之為意大利式精致。一款擁有賽車基因的發動機,在Dynamic模式,雖然懸架會顯得稍微有些軟,但是,過彎的時候懸架卻并不會讓你的腰部過于不適。并且,Markus注意到了,這一設定在一些蜿蜒的公路上還存在一些優勢。Ed Loh補充到:“相比較而言,德式的運動意味著懸架一直硬邦邦,而意大利人選擇的運動有一些韌性。”
剛才說了賽車基因的發動機,將這些動力傳遞至鋪裝路上的是一款8擋ZF自動變速器,換擋時間100毫秒左右。如果扭矩需要,8AT可以直接從最高擋瞬間降至2擋。聽上去有些暴躁,若你習慣順順當當地當作通勤車,dna旋鈕選擇到a即可。不過,美國人民可能更喜歡手動換擋,這也不難:用手指摸摸方向盤后面有些冰涼的鋁制換擋撥片,你可以隨意撩撥,直至換到你想要的擋位。制動系統,意大利品牌Brembo,但你需要知道的是Giulia的制動踏板是電信號傳感器控制,就反饋力而言稍顯模糊。
“這輛車的操控簡直棒極了,轉向系統跑車般的輕盈、線性”,專題編輯Christian Seabaugh說到:“整體駕控十分像一輛豪華車,特別是車內隔音處理,品質感很強。加速很快,總能讓你臉上浮現出微笑。這種信心不僅表現在你等紅燈后起步的一騎絕塵,還表現在高速公路上巡航時的悠然自得。”
沒錯,近些年很多豪華品牌都毫不避諱地模仿德意志品牌的設計風格。但阿爾法·羅密歐保留了自己的意大利傳統,這種傳統不僅體現在外觀,內飾方面也無處不在。整體而言,這是一種感性、精準的設計語言,一種更為全球駕駛者傾心的形式。
“他的設計、配置和多樣的視覺元素十分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且相得益彰。”克萊斯勒前設計總監Tom Gale指著前盾形中網說到:“很有上世紀60年代巔峰時代的精髓,車內儀表組合也運用了阿爾法·羅密歐的經典元素,可謂點睛。”
不得不承認,如果阿爾法·羅密歐想,肯定能制造出一輛更加便宜的Giulia,接著厚顏無恥地將品牌精髓輕描淡寫地點綴到車上。但是,他們沒有。而是將Giulia從頭到尾地延續經典又設計了一番,同時還保持了招搖和性感的基因。方向盤滾輪的滑動力道、中控臺旋鈕的阻尼質感、按鍵觸動后的反彈力道……你能觸碰的每一次操作都是一種優雅的體驗,指針儀表更是帶有一種追求速度的強調。關于后排座椅,雖然,我們感覺到一些局促,但不論包裹性還是用料都和前排座椅如出一轍。
當然,通常情況下,一般的消費者是不會感受到的,主觀品質就像之前我們所說的懸架,只有像Tom Gale和Chris Theodore這樣的業內專家才能體察到極其細微的變化。因為,彈簧強度是否增加、支柱套管是否變粗、冷卻系統是否隔熱處理等等你很難察覺。
接下來談談價值。可能,大家會覺得阿爾法·羅密歐會在這個環節會敗下陣來。但是,你又想錯了。目前,阿爾法·羅密歐在美國開展了一項長租服務,你可以用每月僅僅299美元的價格簽一個為期24個月的長租協議,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懷揣駕馭瑪莎拉蒂雄心,卻兜揣馬自達家轎預算“騷年”的情結(長租協議通常為399美元/月,36個月)。
剛才我們談到了性能,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款意大利后驅運動車型的燃油經濟性一定不好,但實際情況可能你又失望了。在我們的實測油耗測試中,Q2版本的Giulia城市、高速、綜合油耗分別為10.8、6.2和8.8升/百公里。同樣的三種工況下,四葉草版的油耗數據是14.9、8.3、11.9升/百公里。我們把自己的數據和EPA提供的進行比較發現,實際測量的在高速工況下,油耗表現比城市和綜合要好上很多,這一項EPA卻并不明顯。
至于安全,Giulia在IIHS的碰撞測試當中獲得了Top Safety Pick+的最高成績,在自動緊急制動和自動大燈系統的評測中,也獲得了最高的得分。由于本身是歐洲車,所以Giulia在歐洲NCAP的碰撞測試當中也獲得了5顆星的評價。還有,這輛車還提供帶排隊跟停功能的智能巡航系統,還有前碰撞預警、行人檢測、盲點監控、尾部過車警示等等一系列不勝枚舉的其它駕駛員輔助系統。本次評選很多車都顯現出勒布朗·詹姆斯的能力,但Giulia更像是NBA西部的勇士隊——全面開花。
幸福來的太突然?這對于美國人民同樣顯得有些倉促。要知道,即便是車迷,大家對這個品牌的了解也僅限于MiTo和4C這種媒體露出的車型。而早期Giulia曾經有一些電子系統方面的隨機性小毛病,那么我們為什么還給Giulia這個殊榮呢?因為,參加Motor Trend 2018年度車型評選的三輛Giulia(Q2、Q4和四葉草版)都已經解決了各種一致性方面的缺陷,相反,我們在本次參評的其它豪華品牌車型上卻發現了這些問題。
聽上去Giulia好像非常完美?當然不是。比如,他的制動系統十分具有挑戰性,以至于你總是懷疑路面到底是不是柏油。再比如,前排座椅的包裹性的確很好,但前提條件是你的身材要像米蘭時裝周T臺上面的男模。還有,后排乘客的腳部空間讓人十分不爽,Q4全輪驅動車型全天候的四季胎也稍顯差異,影音娛樂系統的用戶體驗也差強人意,倒車影像攝像頭的像素也不高……最不爽的一點就是中控臺后面那個塑料材質的換擋手柄,好好的整個內室,怎么就放進去一個索尼PS游戲桿呢?
但是,剛剛所說的缺陷都可謂小小不言。Giulia勝出的原因主要因為一個字——愛。這個字我們幾乎在每個評委的小冊子里都能看到。愛他的什么呢?資深專題編輯Jonny Lieberman說了一句大家的心里話:“如果,每天我能開著Giulia上下班,我真的會十分開心,他毫無羈絆的操控體驗很迷人。”
當所有晉級車經歷了性能測試以后,Angus MacKenzie,這位最初晉級票都沒投給Giulia的老同志補充到:“看到每一位評委臉上都洋溢出微笑,證明這臺車的確可以讓人愉悅地駕駛。”
一款年度車型,必須能夠讓駕駛者感受到共鳴。目的地雖然重要,但一路的旅行體驗同樣重要。有他陪伴,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