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亞迪唐開始,“542”概念被人熟知,準確的官方解釋也許大家都已忘記,但“加速5秒內、全時四驅、油耗2L內”這樣的通俗含義相信大家都能做到過目不忘。自主品牌,還是一臺SUV車型,這三項數據著實驚人。
宋DM即為插電式混動版本宋,與燃油版宋相同的是,宋DM同樣采用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6速雙離合變速箱,而不同的是額外搭配了前后雙電機,每臺電機最大功率都為11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動力系統的綜合功率為333kW,綜合扭矩為740N·m,光看數據堪稱是跑車級的水平。
宋DM搭載全時四驅系統,其發動機和前電機位于前軸用于驅動前輪,后電機位于后軸用于驅動后輪。在EV的純電模式下車輛由前后兩個電機同時驅動;在HEV的混動模式下發動機和雙電機都會提供動力驅動車輛;當電量不足時,前電機則轉變成發電機,發動機通過前電機為電池充電,同時也為前輪提供動力,此時車輛由發動機和后電機同時驅動。
宋DM的電池放置在車輛的底盤和后備廂底部,降低了最小離地間隙。后懸架采用多連桿式結構,但“A字臂”形式被三根連桿替換,占用空間小,更有利于布置混動系統,與燃油版車型稍有區別。
在封閉場地內,我們對宋DM的0-100km/h加速進行了體驗。選用HEV+運動的模式,起步時車頭會有明顯的抬起,四驅模式驅動下,輪胎未出現絲毫打滑現象,短暫的反應時間后,推背感隨之而來,順滑且沖撞感不明顯。
在100-0km/h剎車體驗中,全力剎車后,“點頭現象”比較明顯,后懸掛拉伸幅度較大,ABS系統工作溫柔而及時,剎車力度比較均勻。
在駕駛層面,宋DM與燃油版的動力輸出區別固然是最明顯的,不過,在油門前半段,其輸出力度并非“瘋狂模式”,反而比較接近于2.0T車型的日常表現,城市行車無需刻意保守。
在緊急加速狀態下,則表現出強大扭矩的一面,動力響應稍有延遲,不過隨后而來的強勁推力表現足以干掉許多鋼炮,即便是中高速狀態下,加速力度也足夠令人“吹噓”。
低速行駛時,電動模式和混動模式之間切換稍有不暢,能夠察覺到切換動作和反應時間,對比卡羅拉雙擎版本,宋DM在這方面的調教還不夠細膩。
而剎車則表現出了混動車型共有的特點,初段幾乎完全靠“能量回收”裝置減速,剎車力度在一定行程內無法根據踏板深淺增減力度,更深踩之后,剎車力度才會線性增加。這并不影響性能,只是需要適應。
底盤延續燃油版的厚實感,偏軟的懸掛調節也很熟悉,不過,加入電池電機組的底盤變得更重,也拉低了整車的重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明顯地體會到“下墜感”,此番場景與卡羅拉雙擎如出一轍。好處是能夠增強過彎信心,過彎速度也的確能稍稍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