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是用來減輕車輛受到碰撞時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種裝置,由主梁、吸能盒,連接汽車的安裝板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盡可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通過這樣就發揮了它對車輛的保護作用。
車輛前后防撞梁就是車輛第一次承受撞擊力的裝置,在車身被動安全方面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一點受力全身受力。說白了就是汽車車體的某一個位置受到了撞擊,如果僅僅讓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話,那么達到的保護效果會很差。如果在某一點受到力的時候,讓整個骨架結構去承受力,則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個點所受到的力的強度,特別是前后防撞鋼梁在這里就起到很明顯的作用。
其實,防撞梁的有無與汽車整體設計有關,比如網上盛傳的供應國內市場的日系車,為了成本都簡配了后防撞梁。但事實是,在日本本土出售的汽車,絕大部分也是沒有配備后防撞梁的,比如飛度(反倒是廣本國產的飛度為了適應國人喜好,裝上了防撞梁)。
為何日系車在自家大本營都沒有防撞梁呢?因為在日本發生的交通事故非常極端,一年發生的低速事故數量少得可憐,絕大多數都是60KM/H以上的高速碰撞。而高速的碰撞事故中,相對車體的潰縮結構,后防撞梁對車內乘員的保護作用十分有限,加上日本嚴苛的車輛淘汰法規,后防撞梁在日本本土普遍“缺席”是正常行為。
日系車的代表豐田和本田是標配后防撞梁的,其中豐田一直表現不錯,就算是致炫這樣的廉價小車,后防撞梁也是標配。而過去本田在飛度、思域和CR-V上是不配備防撞梁的,現在一概成為標配。反而是一直以鋼板厚、防撞梁粗洗腦中國消費者的大眾,如今配置后防撞梁的車型是越來越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