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星期天圖片報》報道稱,一位大眾經理曾告訴當時的首席執行官和其他經理,柴油排放作弊的損失或高達185億美元。而投資者在一個月后才知道具體的事情細節。
投資者被告知有關大眾排放作弊的時間是在2015年9月18日,當時美國環保局向市場宣布了大眾使用作弊軟件逃避排放檢測。
大眾前美國監管合規部門負責人奧利維·施密特(Oliver Schmidt)于今年1月7日在邁阿密國際機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抓捕。《星期天圖片報》稱,施密特曾在2015年8月25日向大眾時任CEO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報告過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德國證券法要求企業及時發布任何市場敏感的消息。德國檢察機關的調查包括調查大眾是否及時披露詳情。
《星期天圖片報》原因美國的調查文件稱,施密特在一次會議上通知文德恩大眾可能受到最大的懲罰,當時大眾時任發展負責人雅各布·諾伊斯(Heinz-Jakob Neusser)以及仍擔任大眾品牌總監的赫伯特·戴斯(Herbert Diess)也在場。
大眾發言人表示,由于法律和監管調查還在持續進行,該公司不對《星期天圖片報》的報道發表評論。以前,大眾曾表示沒有違反披露規則。
根據大眾2016年年度報告,大眾于2015年9月3日向美國環保署和加利福尼亞州的空氣資源委員會承認使用了“失敗設備”。
在年度報告中,大眾表示,其管理層之所以未在2015年9月18日之前公布丑聞的細節,時因為董事會成員認為,“大眾汽車集團業務活動總體上是可以控控的”。
德國檢察機構正在調查戴斯、文德恩和大眾現任監事會主席迪特爾·帕奇(Hans Dieter Poetsch)。這是對操縱市場更廣泛調查的一部分,但這些高管否認有不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