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胎和無內胎真的有那么大區(qū)別嗎?
發(fā)布日期:2017-04-10 17:01 來源:資訊 作者:星耀 瀏覽次數(shù):417
有內胎輪胎
定義:有內胎輪胎是指輪胎外胎內腔中需要配有內胎的充氣輪胎。
結構:有內胎輪胎由外胎、內胎、墊帶組成,使用時安裝在汽車輪輞上。
無內胎輪胎
定義:無內胎輪胎是由輪胎胎里氣密層及胎圈與輪輞的密合作用保持輪胎內壓,不需要配用內胎的充氣輪胎。
結構:無內胎輪胎內壁上有一層氣密層,能起到密封的作用,它不需要內胎,一般安裝在深槽輪輞上使用因此不用墊帶。
有內胎和無內胎的輪胎的區(qū)別:
有內胎的輪胎顧名思義,就是在外胎里面還有一個充有壓縮空氣的內胎。其主要缺點是行駛溫度高,而且內胎在輪胎中處于伸張狀態(tài),輪胎易扎通。
無內胎輪胎是把空氣直接充入外胎內腔。由于無內外胎之間的磨擦,并使熱量直接從輪輞發(fā)散,因此能比有胎輪胎降溫20%以上。無內胎輪胎提高了行駛安全性,穿孔較小能繼續(xù)行駛,且修理容易,不需拆卸輪輞。
自行車無一例外都有內胎,氣體存在于內胎當中,外胎比較堅硬,可以很好地保護內胎,然而現(xiàn)在的汽車輪胎都是使用無內胎輪胎,這是why???
1.無內胎比有內胎更安全
真空輪胎表面是一層橡膠,充氣后外表張力增大,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一旦扎破不會像自行車那樣瞬間癟下去,遇到釘子之類的東西,你不拔堅持跑個一兩百公里問題不大。
2.無內胎比有內胎更耐磨
真空輪胎圈比普通輪胎圈直徑大,由于沒有內胎和襯帶,輪胎與車圈密封為一體,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由于輪胎和路面摩擦產生的高溫,在內部經鋼圈直接散熱快速降低胎溫,從而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3.無內胎比有內胎更省油,乘坐更舒服
真空輪胎附著力強,特別是子午線輪胎。能保持較好行駛穩(wěn)定性和較小的摩擦,有利于減震和提高車速。帶速層的定位性高,車輪的徑向跳動量小,阻力小,因此更省油。
總結:
現(xiàn)在的汽車普
及了真空胎,密封效果很好,比傳統(tǒng)的內胎輪胎優(yōu)勢明顯。而且真空胎的使用壽命更長,而且在車輛高速行駛的過程中能保持穩(wěn)定性和較小的摩擦,能夠降低磨損,而且在高速時產生的熱量更低,散熱更好。
少了內胎相對的結構也更簡單。關鍵的一點無內胎輪胎一旦扎破,不會像普通車胎那樣氣體在瞬間完全泄掉,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這樣就保證了高速行車時的安全。舒適性、穩(wěn)定性都比普通車胎要好的多。所以現(xiàn)在的汽車輪胎一般都沒有內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