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主辦,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汽車發布《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在論壇上,國家認監委認證監管部處長 王昆做了主旨發言:
要點提煉:
國家認監委將進一步完善汽車認證制度,加強認證監管,在汽車供給側與消費端之間搭建信任的橋梁,并積極推動汽車后市場產品及服務認證,讓全社會共享汽車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的成果。
以下為發言實錄:
我介紹的內容分三部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是什么,從質量角度看就是使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的需求。我們的消費需求巨大,我們的市場能力很強,但我們的市場信用體系不完善,質量安全基礎設施不健全,使得我們在供需之間缺乏信任,一定程度上導致好的產品不能生產,好的企業不能發展。產品認證在供給側改革當中發揮什么作用呢,那就是在供給側和需求端之間傳遞信任、服務發展。因為產品認證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質量的重要的信用保證的形式,那么近年來認證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不斷出臺,產品認證工作本身也不斷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在汽車領域,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過去的一年當中,這個主要是2015年的數據,按照業務類型統計,獲得3C認證的進口車輛將近十萬輛。監管過程當中整個質量狀況也是比較好的。存在問題較多的還是改裝車輛,進口汽車企業的質量問題相對穩定,但改裝車的相對集中,有的發生變化沒有及時申報,或者出現不符合。
2016年上半年平行汽車進口達到54548輛,平行進口仍然保持著適度的增長,占汽車進口量的比重繼續增大,在2016年也頒發了平行進口汽車的首張3C認證證書,目前也有多家企業在申請的過程當中。我們相信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的時候,平行進口的企業和產品都會有更大的增長。
管理的過程當中發現存在諸多挑戰和問題,一個就是消費者對于我們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技術法規和標準的發展越來越快,同時區域間標準及技術要求的差異性,導致進口產品在適應中國市場的要求方面還存在著進一步提升空間。另外像平行進口汽車貿易形式來講,它的車輛來源不受控,還存在產品質量責任不明確的問題,如何協調好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全面的推進各項制度的穩固實施。
從認監委的角度,要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是依法行政的問題,然后就是深化改革,最后就是服務發展。在過去的一年當中,圍繞這三方面的工作我們主要開展了如下幾方面的具體的工作:首先是完善認證制度,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和國家的相關政策,我們及時對于汽車產品的規則進行了修訂完善,出臺了平行進口洗車的認證措施,配合國家對于自貿區試點范圍的擴大,同時在維修信息公開、同質配件的認證,以及環保信息公開等方面,我們也在積極的推進。
2016年根據公安部通報的車輛違規信息,對于398企業,1709個品牌型號進行了調查,這里也包括進口車,也包括國產車。同時結合各類事故調查處理,要求地方兩局制定認證機構,對高豐聯車輛進行認真全面排查。在制度銜接配合方面,與商務部等8部委發布了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政策,與交通部發布了汽車維修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與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
我們汽車產品認證工作既包括強行產品認證,也包括自愿性認證。自愿性認證里推動統一綠色產品認證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認證進展,同質配件認證監測制度推進,還有智能網聯汽車認證相關研究。
同時不斷提升認證在汽車行業的影響力,今年6月份舉行了中國汽車認證論壇,同時積極參與標準政策的協調工作,我們出版了國際機動車認證制度的研究,對于國內外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認證準入制度進行了研究,有效的指導企業生產、出口;同時基于汽車功能和系統的研究,包括同質配件的研究和智能網聯汽車聯盟也在積極的推進過程當中。
今天我們參加論壇的也有很多汽車的經銷商,從認證的角度我們也利用這個機會給大家提點建議。第一點跟進技術可以把握需求,從汽車進口產品的結構來看,我們一些高技術的產品,特別是智能網聯的產品,主要是通過原產渠道進口,平行進口汽車領域,現在基本上沒有智能網聯高技術含量的汽車產品。另外就是要確立更高的質量發展目標,從我們日常監管的問題分析來看,原廠渠道還是遠遠優于原廠渠道之外的產品質量。然后就是大力推崇工匠精神和品牌的創造,從無論是經銷商也好還是汽車改造的制造商也好,最主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這也是在未來市場當中的核心競爭力。
最后我想強調的就是如何服務行業,共同推進進口汽車貿易的健康發展。汽車產業是國家經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在未來的工作當中,產品認證一定會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撐。首先要加大監管的力度,提升監管效能。認證兩個作用,一個是保產品安全的底線,另外就是拉產品安全的高線,監管肯定是基礎。特別是在未來的監管過程當中,進一步貫徹國務院雙隨機抽查的要求,提升監督的震懾力。第二方面平行進口汽車,從2016年統計的數據來看,不合格率上升的勢頭還是比較猛的,目前試點企業由各地上午部門審批,按照誰批準誰監管誰負責的態度,未來在認證機構,地方的兩局,包括和商務部會加強合作。隨著國家自貿區試點范圍的擴大,也會推進平行進口汽車后續政策的落實。試點范圍擴大也包括平行進口汽車受理范圍的擴大。我們在認證機構制定細則的時候,為了穩妥起見,我們將原廠獲得認證的改裝車納入到了平行進口的試點范圍,下一步對于原廠配置的,包括市場上廣泛出現的豐田的賽納、紅山、等這一類車也會納入到試點范圍。目前統計這類車型占到進口改裝車的30%到35%的比重。然后就是便利獲證企業兼并重組,推動企業之間優勢互補。可能有些企業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獲得這個認證證書,下一步在獲得有效的履行前提之下,我們也在思考如何促進平行進口的試點企業與持證人的合作。同時要強調,在受理申請的過程當中,平行進口試點企業的資質還是有一些問題,有集團企業是試點企業,但是它下面還有子公司或者分公司,我們目前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跟平行進口試點企業的商務部門批準的名單保持一致。
另外明年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將目前的特殊監測處理程序全部入到CCC認證管理,實際上就是單車認證的模式,未來從貿易進口的車輛來講,全部都要通過這個3C認證才能夠進入到中國市場。從3C認證的認證模式來講,進口渠道來講,兩種渠道,一個是原廠的渠道,一種是平行進口的渠道。
上個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與中保研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也啟動了后續認證的項目,同時向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包括3C產品認證中心等,其他的認證監測機構也在積極的推動相關的工作,我們也期待在2017年能有相應的成果出現。
最后一塊工作呢,也借這個機會給大家做一個介紹,根據去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建立統一綠色產品體系,將目前分頭設立的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炭、再生、有機等產品統一整合為綠色產品,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等體系,完善綠色產品研發生產、運輸配送、購買使用的財稅金融支持和采購等政策。按照中央的改革的要求,我們質檢總局在今年年底之前要完成建立統一的產品認證體系這項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我們上報國務院的相應文件已經獲得了國務院的批準,馬上要發布了。這個方案公布之后在明年我們會會同各個部委,分產品領域穩步的推進這項工作。
從社會共治角度來講,汽車行業還要自律,也要規范發展,我們鼓勵相應的機構、協會組建認證聯盟,共同推動汽車產品的綠色認證,包括其他的認證項目,同時也鼓勵各方與保險制度三包、召回等管理制度的緊密銜接。推動認證結構的采信,為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出行、綠色出行把好關服好服。
總的來說國家認監委將進一步完善汽車認證制度,加強認證監管在汽車供給側與消費端之間搭建信任的橋梁,讓全社會共享汽車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