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股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于2016年1月25日在美國特拉華州成立的新能源子公司SF MOTORS已于當地時間2016年9月22日與美國特斯拉汽車創始人Martin Eberhard(馬丁。艾伯哈德)簽署了書面協議,聘請馬丁艾伯哈德擔任SF MOTORS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旨在整合全球新能源汽車頂尖人才,推進公司在電動車的產品定位、開發和技術創新設計,幫助公司新能源汽車獲取全球市場(特別是美國和中國市場)競爭優勢。”
公告稱,“面對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環保標準日益提升的大背景,公司致力于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本協議的履行將提升SF MOTORS在高性能創新電動車的產品定位、開發、技術創新水平,幫助公司新能源汽車獲取全球市場(特別是美國和中國市場)競爭優勢。”
根據公告,SF MOTORS由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重慶小康新能源汽車設計院有限公司100% 控股,主要經營范圍包括從事新能源汽車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
這是繼2010年ZAP永源汽車在美國生產制造和銷售小型電動汽車、2011年比亞迪在美國生產電動大巴K9、2014年北汽集團收購Atieva、2014年萬向收購菲斯科、2015年樂視投資法拉第未來之后,又一家中國汽車企業試圖拓展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最新嘗試。

馬丁。艾伯哈德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傳奇人物和創業家,其代表作當然就是2003年同 MarcTarpenning共同創辦硅谷第一家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并且從2003到2008一直擔任特斯拉CEO。2008年1月因與Elon Musk 意見向左,被迫和Marc Tarpenning一道離開了自己親手創辦的特斯拉(其他創始人被迫離開自己創辦公司的知名新能源領域的高管還有后來菲斯科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菲斯克、CODA創始人Kevin, Better Place創始人Shai等等)。
此前,馬丁。艾伯哈德也參與創辦了新能源初創公司、后來被北汽集團和樂視收購的Atieva。2009年離開特斯拉一年的馬丁·艾伯哈德發起了針對他的繼任者——特斯拉新任CEOElon Musk和特斯拉的訴訟,稱他是被Elon Musk排擠出公司的,艾伯哈德認為是ElonMusk導致特斯拉首款產品Roadster產品延遲上市的,“Musk一直過度糾結于次要細節,如將寶貴的資源和時間浪費在安裝電動門鎖而非傳統門鎖的研究上面…。”雙方唇槍舌劍后,突然在2009年9月意外和解了訴訟。Elon Musk發表聲明稱,“改變行業的努力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沒有艾伯哈德不可或缺的努力,Tesla走不到今天。”
2010年,馬丁。艾伯哈德加入大眾美國公司,領導其新能源業務。不久離開創辦了電動摩托車公司Alta Motors。
小康的想法
根據度娘的介紹,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摩托車整車制造和汽車發動機、減震器生產于一體的大型制造型企業,下轄小康汽車產業集團公司、渝安創新科技(集團)公司兩個全資集團公司,以及與東風汽車公司、東風實業公司合資成立的東風渝安車輛公司。兩個集團公司下轄26個全資子公司。公司產業有汽車、汽車動力、摩托車、減震器,汽車整車產品有東風小康微型貨車、微型客車、緊湊型MPV,形成了K、V、C和東風風光系列產品,其他業務包括小康汽車動力、新感覺摩托車和渝安減震器等業務。目前,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年生產能力微型汽車50萬輛、汽車發動機50萬臺、摩托車30萬輛、摩托車減震器500萬套/臺,汽車減震器40萬套/臺。
小康簽約馬丁。艾伯哈德,拓展中美兩國新能源汽車業務,是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重要步驟。小康在公告里同時提到,‘公司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議案》,本協議的履行將有利于對“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落地實施。’
根據此前2016年7月11日小康股份的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決議公告,小康股份董事表決通過了《關于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議案》,《議案》同意公司受讓重慶瑞馳汽車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東康新能源100%股權、并由公司增加東康新能源注冊資本至3億元,同時變更其名稱、注冊地址。通過重慶東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東康新能源”)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250,723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24,695萬元,流動資金投資26,028萬元。項目用地總面積約為489,090.7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約為243,877.22平方米。該項目建成投產后,設計年產新能源乘用車50,000臺,設計年產電驅動及電池系統60,000套。
根據董事會決議的對外投資風險分析,公司擬根據《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管理規定》2015年第27號令的相關規定,向發改委申請東康新能源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如果不能順利獲取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將會影響本項目的建設實施。”
在大家都在“搶奪新能源資質的熱潮中,小康類跨界殺入、江淮大眾橫空出世,再加上原有的樂視、蔚來、和諧富騰、車和家、智車優行奇點汽車、云度新能源、威馬汽車、NEVS,萬向等一群虎視眈眈者,小康跨界殺入,使得資質的申請局面更加復雜。得到資質的北汽新能源、五龍電動旗下的長江EV以及即將得到資質的長城華冠前途汽車,都應該在夢中樂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