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Y世代消費者?他們有什么不同?企業該如何應對這類消費群體?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Y世代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Y世代具體指出生在1977年到1994年之間的一代人)。其中90%的人在未來五年有購買或租賃汽車的消費意向。這是一個3億潛在消費者的市場。這一代人在評估、購買和使用汽車或選擇出行方案時有不同的觀點和個體偏好。
中國Y世代消費者與世界其他地區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主要不同之處在于:駕駛人背景和期望;意向購買產品的特點和功能訴求;與汽車廠商交流的時間和方式的期望;對廠商提供的客戶體驗的期望。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區汽車消費者,中國Y世代出行通常不把價格作為首要考量因素,他們更在乎便利性。而北美、德國和日本的出行者會選擇最便宜的交通方式。
在中國,超過60%的Y世代消費者出行時,有興趣考慮替代性的交通方式和同時使用公共汽車、火車或出租車之間的多種交通工具。近70%喜歡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來提前安排行程計劃。可是如果出行成本高于私家車的話,只有17%的Y世代愿意放棄開車,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是29%,印度是42%。
消費者放棄擁有汽車的關鍵原因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其他年齡層的消費者有76%的人表示傾向于生活在一個步行范圍內即可滿足生活所需的社區里。而Y世代中這一比例只有64%。全球范圍內有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對政府為增加燃油效率而出臺的標準和激勵措施表示支持,中國這一比例甚至更高。 67%的Y世代希望政府制定明確的車輛補貼標準,70%的人支持政府補貼那些使用或改用高效能可替代燃油發動機汽車的車主。其他年齡層的消費者,這一比列更是高達76%。除了印度,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愿意為高效發動機花費更多的消費者。
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Y世代對于汽車安全技術的渴望超過了對駕駛艙技術的要求。72%的汽車消費者表示很看重汽車安全技術。中國的消費者是世界上最期望自己的汽車具有道路汽車自動識別系統,超速限定提醒,以及危險駕駛自動阻斷技術的群體,但是卻不愿意付出更多的錢為此買單。日本僅有9%的消費者表示不愿意,而美國和中國的消費者(26%)最不情愿花費超過17500元來升級車載技術。既然消費者似乎更青睞更安全和更省油的汽車,所以你不會感到奇怪中國Y世代已經有49%的人認識到自動駕駛車輛的顯著好處。因此,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和中國新近成立的eCar公司正在努力研發,啟動半自動或全自動駕駛車輛的生產,她們都蓄勢待發,準備從這股技術熱潮中受益。
在客戶體驗方面,中國消費者(跨各年齡層)有四分之三的人花1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在網上搜索汽車信息,這使得中國成為消費者花最多時間在網絡上研究汽車信息的國家。至于購車時的信息來源,中國Y世代幾乎和德國同齡消費者一樣,家人和朋友對他們的購車決策影響最大;其次是汽車評論或相關專業網站的信息。社交網站對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在全球排名最低,僅排在汽車經銷商銷售人員推薦之前。盡管如此,中國超過60%的消費者認為他們得到了經銷商的公平對待和相應的尊重,但是只有44%的人對經銷商的總體評價持積極的態度,略低于近50%的全球平均水平。這大概也是為什么中國網上新車銷售市場不斷增長的原因。世界上還有什么地方能象中國一樣在天貓商城18秒內就售出100輛豪華轎車呢?
隨著汽車環境的不斷變化,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大。了解和預測他們的需求對于汽車制造商和汽車價值鏈中的所有參與者來說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尤其是在中國。 Y世代消費者對于汽車性能的選擇和客戶體驗的期望值和其他消費群體非常不同。
中國三億Y世代消費者所形成的汽車銷售和服務機會,對于汽車行業的每一個從業者都是巨大的。汽車制造商和經銷商寄予希望出售3億輛汽車給中國的Y世代,而對于那些希冀改變傳統汽車市場的新晉廠商來說,這絕對也是良機來分享這塊大餡餅(大市場),售賣新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汽車企業能夠提供免費的日常維護,延長保修期,解決停車位問題或開發布局新的金融工具(譬如汽車租賃)——幫助消費者解決短期資金的問題,他們就應該能夠參與到這一不斷增長的市場機會中來。另外,汽車制造商,移動解決方案提供者和汽車租賃公司應積極考慮為消費者提供新能源汽車方案,并評估和實踐共享/按需出行的盈利模式。
總之,為中國客戶提供數字化的客戶體驗是至關重要的。在貫穿客戶整個的汽車消費過程中,汽車制造商應該確保信息的透明,并為客戶清楚地闡述其產品、服務的價值,充分利用媒體宣傳以及消費者的家人和朋友的口碑宣傳,這也極其重要。
中國汽車消費者在選擇更多樣的智能交通出行方案時,很有可能會持續改變整個汽車行業,另一方面,也會為減少污染和減少擁堵帶來積極的作用。
汽車行業未來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夠更好、更快、以更低成本的方式了解客戶需求,并能把客戶的需求轉化為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對汽車行業從業者來說,當務之急是需要拉近汽車生態系統中所有參與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并使消費者積極參與進來,做出他們的智能出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