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8-30 16:04 來源:車網世界 作者:方方 瀏覽次數:2465
車網世界現場報道: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共同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聯合協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本屆論壇以“風雨同舟二十載 攜手并肩向未來”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8月30日“生態專場二:加速云計算與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新質型產業發展”中,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工程研究院院長蘇亮發表了題為“數智新汽車 引領新未來”的演講。
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工程研究院院長 蘇亮
以下為演講實錄:
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企業在整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金龍作為商用車行業的制造型企業,30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做數字化的轉型發展,從研發數據的數字化,到企業生產過程和ERP企業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到后面推出針對于智慧交通、無人駕駛、車聯網平臺的系列化產品,30多年來著力數字化轉型,形成了數字化發展戰略。整體來講,主要是圍繞著從單一的客車制造商,向智慧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愿景使命轉型,主要圍繞著客戶體驗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數字化、運營管理和產業鏈協同數字化四個方面,來打造云創數字工廠。
首先來講一下數字產品。國家在車路云一體化的試點里面也提出了要把人、車、路、網、云交通全要素進行打通,我們作為商用車的制造商也深度參與交通的數字化轉型,圍繞著車路一體化來做交通全要素的解決方案,提供智慧園區、智慧公交、智慧港口等智慧交通的解決方案。圍繞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我們首先是把整車的電氣架構進行了數字化整體轉型,全新打造中央控制+區域接入新一代電動智能商用車EE架構平臺。一方面是把整車底盤控制、車身控制和新能源系統控制融合,開發了集中的控制器,再把智能座艙和自駕系統接入,形成了整體域控架構,來完成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商用車智能座艙。智能座艙對于商用車的要求更高,一方面需要運營安全和效率提升,同時要兼顧車內多人需求的信息娛樂系統,一芯多屏支撐的數據量和服務生態、客戶群體相對會更大,對算力的要求更高。我們把車內不同使用需求的屏幕、人機交互的布置在空間上進行了系統整合,開發了集成智能座艙,來完成數字化轉型在人機交互界面上的實現。
產品方面,我們圍繞著現在商用車的客運、物流、專用三大領域,形成了產品的全面新能源化。在此基礎上我們也推出了滿足L4級自動駕駛的出行產品,在智慧出行、園區服務領域,支撐商用車產品進行智慧化應用。同時,針對現代交通新要素,推出了約車平臺,實現公共交通產品也可以像網約車一樣靈活約車,線路定制。
我們注重交通各個環節要素的打通,尤其是像站臺、廠站,我們還致力于除了車輛以外其他的要素打通,實現全數字化的閉環。我們也開發了專用的數字站臺,囊括了出行信息、新媒體、安全島信息,可以實現遠程監控、一鍵報警,實現在公共交通各個環節數字化,同時也實現安全管理的閉環。
智慧交通方面,一是圍繞著廈門金磚的創新示范基地,實現了全區域內智慧交通。應用車型比較多,包括無人駕駛的接駁車輛、售賣車、清掃車、物流車,還有區域內的公交干線車輛,都實現了網聯化應用,可以實現像紅綠燈預警、車速引導、交叉口沖突等各種功能,同時也實現了全區域數字孿生系統——云控平臺的調度。通過這樣一個系統,交通效率和安全提升都達到了30%以上。二是針對智能網聯的應用。BRT專用道路的痛點是精準停靠的控制,因為需要對站臺的定位精度在10厘米以內,這個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要防止人員踏空、踩傷,實現在全區域道路上全體車輛的車道引導和車道保持、超視距防碰撞、紅綠燈引導和車速智能控制,實現全局車輛的最優調度。這是圍繞著BRT線路快速公交路上車輛來進行的典型應用。三是在港口的應用,我們也參與了無人碼頭的建設,提供的IGV可以實現整車跟港口系統進行無縫集成,實現了集裝箱的自動化轉運。另外,在新能源重卡領域,我們積極探索干線物流的高階自動駕駛。目前在全國幾個主要線路測試運行30多萬公里,后續我們會圍繞著重點項目進行高速公路干線物流卡車產品的落地。
數字運營方面,一是從客戶運營端,圍繞著公交運營打造交通數字大腦,基于我們全量采集的車聯網數據,為客戶賦能,實現基于云平臺車輛優化控制。有幾個典型應用,像實現靈活公交,是我們跟公交公司探索的一種新模式,能讓公交線路跟OD數據出行情況進行線路和站點停放的動態調整,實現更靈活、更及時的服務。同時把公交運營實現數據化運營,把排班、調度、故障預警實現基于云數據進行自動生成。二是對于安全管理問題,比如不安全駕駛行為、斑馬線的主動讓行,通過云控平臺安全提醒和誘導,可以避免司機駕駛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的安全隱患。在車路協同方面,可以把車距保持、公交優先和客流的精準識別進行進一步的應用。第三,我們也專注于客戶的全流程管理數字化,專門開發了系統,實現了維修保養、能耗管理、物資管理和車輛完整率、費用統計,實現了與公交企業的ERP系統的數字化打通。
對于電動車的電池健康診斷和安全風險預警,我們積極探索基于車載上傳的云端數據進行數據挖掘,基于算法進行動力電池的不均衡、異常定位、可用容量監控、微短路預警,基本能實現現在動力電池預警時間從原來的30分鐘提高到7天以上,可以對車輛整體的維修保養和安全管控起到極大的作用,降低車輛的熱失控和著火風險。
最后介紹一下作為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工作。一方面圍繞著工廠數字、云創數字工廠搭建可視化平臺,圍繞著集成各種物聯設備能耗監管打造智慧化工廠,實現生產效率、生產質量和智能運營水平可視化和集中調度。由于大型商用車尤其是客車產品是多批量、小品種的,我們更多是要實現人機協同和人的管控,所以說我們對于生產運營中的監管和人員工效、人員定位方面的監管專門做了人員定位系統和軌跡分析。同時針對于一些車輛安裝、質檢的問題,尤其是像間隙段差,實現AI質檢,這樣的話就可以把很多數據信息進行抓取,實現更加柔性化管理,適應客車定制化生產。
從研發層面,在原來采用集成研發系統的基礎上,把整體研發系統和全三維設計的系統進一步結合云計算的技術,把系統構建成云+屏的系統。可以講,現在我們研發設計人員通過任意一個主機系統,一個顯示屏就可以接入系統,研發設計統一在云服務器上進行整體管理,這樣就可以實現產品研發轉型數字化,可以把研發數據的管理和協同設計更好結合,統一數字管理,也可以支持研發和跨領域的協同,同時針對不同角色可以進行定制,提供云化的服務。仿真能力方面,從前面的概念設計到后面的工程設計,再到工藝分析,都打造了多學科的協同仿真平臺。
圍繞著車企的營銷數字化,我們把營銷門戶網站和數字展廳建到了云上,實現了產品板塊三維數字化展示。有專門的視角三維導覽,還有數字人工智能介紹,可以更好地進行產品的揀選,也可以把整個產品的質選做的更加直接。
在制造過程中,從營銷管理到生產系統的ERP,再到供應鏈管理,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也開發了專門定制的工業APP,實現治理過程管理的便捷化。車輛的配色、定制面料的選擇,都可以3D化定制,同時可以針對訂單進行實時跟蹤。在下達訂單之后,對于訂單的來料過程、制程管理,還有生產進度、供應鏈管理方面,都是實現APP化,有專門的接口可以隨時接入。在供應鏈的物料收發過程當中,也實現了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
在售后服務方面,也是圍繞著數字化協同、快速響應方面,建立了智慧化云服務平臺,打造了快速響應和智能診斷、智能云服務的服務中心,來提高客戶服務的體驗,實現了我們更好服務客戶。
以上就是一些簡單的介紹,把車企在數字化方面的工作給大家做了匯報,希望能跟同行一起多交流,為數字化轉型共同努力,開創更好的數字未來,謝謝大家!
由iDigital China、品匯汽車和汽車信息網主辦的第...
第八屆ADMIC汽車數字化&營銷創新峰會已于2025年3月2...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