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技術 > 返回

豐田混動雙擎來了 電動汽車你顫抖了嗎?

發布日期:2015-10-30 13:58  來源:網絡  作者:德萊文   瀏覽次數:1982

 在10月份的最后一周,豐田發布了國產雙擎混合動力技術,同時,搭載國產混合動力技術的“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也在這一周相繼上市,該兩款車13.98萬元的起售價也可以說很有“誠意”。To buy or not to buy,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咱們今天就來聊聊豐田雙擎混動技術。
雖然比不上已經誕生百年的電動車,從1997年豐田推出第一輛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以來,混合動力車也有18年歷史了。截止到2015年,豐田已在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混合動力車,累計銷量超過了800萬輛,而這一數字仍在以單月銷量超過10萬輛的速度累計。而相比之下,2014年全球全部電動車的總銷量也僅為31.2萬輛。對于你的問題,全球消費者用“腳”投的票大概可以算個參考。
為什么會這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雙擎混動技術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最突出的自然是低油耗。對一般燃油車來說,車輛頻繁起步和制動是導致油耗升高的重要原因,雙擎混合動力車在起步時只靠電動機驅動,而制動過程還能進行能量回收為電池充電,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油耗。
  與低油耗對應的,便是低排放。低速行駛狀態容易導致發動機內燃燒不充分而使排放水平上升,雙擎混合動力車在低速狀態下發動機不參與工作,從而免去了煩惱。
除此之外,動力性和靜謐性也是雙擎混合動力車的優勢。電動駕駛模式行駛時,少了發動機的振動和聲音,使車內更加安靜;發動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時,則通過控制系統進行優勢協同,從而實現動力上的1+1>2效果。要知道,在速度至上的汽車賽事中,越來越多賽車都開始使用混合動力技術啦。混合動力的這四個優勢,足以秒殺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燃油車了。不相信?讓我們來隨便舉幾個“栗子”。論油耗,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每百公里油耗只有4.2L!別說是和兩款車同樣1.8L排量的車型,國內1.5L以下排量的車也沒幾個能到這水平的。論動力,借助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雙重動力輸出,兩款雙擎車從20km/h至50km/h的提速能在3.1秒內完成。要知道,這可是國內城市行駛中最主要的加速區間,0.4秒的優勢足以讓你成為路上的主角啦。
不過,既然我們今天話題的另一個主角是電動車,那就再來說點雙擎混合動力相對電動車的“獨門絕技”。第一個,就是雙擎混動車完全不需要外部充電,開起來和一般燃油車一樣。和電動車相比,這可是個大優勢,這意味著你不用到處找充電樁,也不必在著急用車的時候還等幾個小時充電。更重要的是,雙擎混動車一箱油可以輕松跑到900公里,就算心血來潮想從北京開到上海,也能說走就走,毫無壓力。
  另一個獨門絕技就是,雙擎混動車有一塊“隱形”電池。說它“隱形”,是因為在整個車輛的生命周期中,你完全不用考慮電池安全、壽命、維護等方面的問題。由于雙擎混動車有兩種動力來源,電池不會在極限工況下工作。“舒適”的工作環境,再加上雙擎混動車全方位的隔離、監控、斷電、標識等全方位的安全措施,保證了電池壽命和安全性。目前,全球800萬輛豐田混合動力車中,還沒有一輛車出現電池性能下降造成使用壽命的問題,也沒有出現過電池引發的安全事故。相比之下,電動車的電池,還真是有點鬧心啊……說了這么多雙擎混動車的優點,咱們也得說點問題。要說雙擎混動車有什么軟肋,在完成國產化之前,價格大概能算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問題(當然,比起電動車還是好很多的)。其實,在當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以往混合動力的核心系統都是從日本直接進口的,單單運費加上關稅,就是一大筆。不過,經過十年的漫長等待(豐田混動車首次在華銷售是2005年),如今雙擎混合動力終于實現了全面國產,混合動力的高價時代終于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我們看到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以13.98萬元低價起售,這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驚喜!
當然,經過十年磨一劍才實現國產的雙擎混動,不可能只有價格這一個改進。來自日本豐田和中國研發中心的工程師,針對中國路況特點和消費者需求,做了大量的改進工作。剛才說到的加速性能,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國產雙擎混動車上還采用了最新的電池冷卻系統,以及更輕、更小、更高效的控制單元(重量減少15%,體積減少35%,能量損耗減少20%)。
說了這么多,不知你是否有了答案呢?如果非要我說個結論,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電動車無論是價格、使用便利性還是車輛性能,以及綜合環保性能,都還不是雙擎混合動力的對手。當然,相信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和成本下降,電動車也會逐漸解決目前存在的“軟肋”。不過,在目前,我建議還是來輛雙擎混合動力車吧~

上一篇:全國多地方用實際行動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下一篇:五大網絡趨勢挑戰企業未來發展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