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15-10-22 19:17 瀏覽次數:1048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在傳統汽車業(yè)轉型升級的爬坡過程中,廣東汽車業(yè)再次扮演龍頭。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廣汽本田智慧工廠 與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工廠相繼啟用,標志著廣東汽車業(yè)在轉型升級潮中實現雙向突破--高端制造業(yè)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領域。
事實上,目前,新一輪的工業(yè)革命正在深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刻地改變著制造業(yè)的生產模式和產業(yè)形態(tài)。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 ,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廣東省在日前發(fā)布的《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 的實施意見》中,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yè)深度融合為切入點,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和主攻方向,以先進裝備制造業(yè)為突破口,以企業(yè)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為重要抓手,堅持走高端化、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發(fā)展道路。
無疑,廣汽本田三工廠踐行資源占用最小化、效能發(fā)揮最大化 ,實現了從制造 到智造 的全新跨越,為中國制造2025 戰(zhàn)略在汽車行業(yè)落地建立樣本,也成為汽車業(yè)智能化 升級的標桿。
除了在智能制造 領域修成正果之外,廣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zhàn)略布局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項目的投產,完善了廣東現有的產業(yè)布局,強化了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領頭羊地位,從而實現了新能源轎車、新能源商用車兩條腿走路。
1、廣汽本田智慧工廠:
樹中國制造2025 汽車業(yè)樣本
廣汽本田的第三工廠初期產能為12萬輛/年,未來將達到24萬輛/年。該工廠最大的亮點則是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Smart-SSC (智慧、小型、簡練、緊湊)的理念,響應中國制造2025 的要求。
其中,Smart(智慧)是指活用現有資源,充分發(fā)揮人的智慧,推動第三工廠暨發(fā)動機工廠的智能化生產。主要體現在活用現有資源、高度的自動化水平、人與自動化設備的有機協作以及信息化管理四大方面。
第三工廠創(chuàng)造性地在各生產工藝導入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將總體工藝制造水平提升到‘智造’水準,人員效率與增城工廠相比提升了29%。同時通過精益生產,實現人與自動化設備的緊密配合。 廣汽本田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在信息化管理及大數據運用領域,第三工廠導入最新的自適應焊接技術,通過網絡互聯技術實現焊接參數的自動控制,數據可追溯。
并且,發(fā)動機工廠不僅通過無線射頻技術(RFID)和高速互聯網絡(IE-CONTROL)和高精度傳感器,構建MES制造執(zhí)行系統,實現規(guī)格自動識別、快速機種切換,制造過程及結果自動追溯。還構建了SPS配膳物流無線射頻識別互聯網 的智能物流指示系統,有效提高了零件分揀準確性。
而SSC是指Small、Simple、Compact的概括。包括指活用資源,空間最小;杜絕浪費,去除冗余;功能齊全,實現優(yōu)化、大量自動化、模塊化。據了解,由于廣本第三工廠主要負責生產小型車,將現有的增城工廠廠房和設備進行最大化活用,采取最合適的一型 布局,活用現有建筑物,實現人行、物流、完成車不交叉,減少了移動浪費,同時預留了將來能擴的空間。
數據顯示,第三工廠占地面積相比增城工廠下降了45.5%,投資減少26%,但人員效率提升29%,實現單臺占地面積最小、單位面積產出率最高,符合國家所提倡的土地集約化生產方式。
廣汽本田執(zhí)行副總經理郁俊表示,廣汽本田每一代工廠都以革新精神引領行業(yè)發(fā)展,成為行業(yè)的價值標桿與創(chuàng)新典范。作為新一代的智慧工廠 ,第三工廠實現了資源占用最小化、效能發(fā)揮最大化 ,是中國制造2025 戰(zhàn)略在汽車行業(yè)落地的樣本。
分析指出,廣汽本田第三工廠不僅實現了響應中國制造2025 的要求,也意味著廣東汽車業(yè)開始從傳統制造邁向智能智造 。
2、廣汽比亞迪新能源車:
首款車下線,完善廣東新能源車戰(zhàn)略布局
日前,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首款車型也正式下線,并已經獲得了400輛訂單。據了解,廣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項目總投資30億元,建成生產基地總用地1000畝,一期占地700畝,單班年生產傳統燃料商務中巴及各類新能源客車5000輛;二期可實現年生產各類新能源客車10000輛。
此次成功下線的是廣汽比亞迪純電動客車K9,搭載了輪邊驅動電機和鐵電池,在純電模式城市綜合工況下續(xù)航里程達300公里;整車裝配的電控空氣懸架系統可實現車輛高度調節(jié)及側跪功能,人性化設計的一級踏步低地板結構,可使乘客上下車更方便;整車上的智能鑰匙系統、一鍵啟動等領先配置體現了智能化特性。
據了解,廣汽比亞迪除推出12米純電動客車之外,可因應需求提供城市公共交通電動化的全系列車型,包括技術成熟的10.5米純電動客車、8米純電動客車、7米純電動客車、純電動旅游客車C9、C8、C6等新能源客車。
分析指出,廣汽比亞迪依托廣汽集團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進技術融合創(chuàng)新并加速推廣新能源客車,不僅布局了全系列新能源客車及傳統商務中巴,而且擁有多樣化的充電整體解決方案和成功的商業(yè)模式,可為客戶利益最大化提供一條龍服務,使其快速進入城市公共交通電動化的快車道。
更為關鍵的是,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項目的投產,完善了廣東現有的產業(yè)布局,強化了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領頭羊地位,從而實現了新能源轎車、新能源商用車兩條腿走路。
按照廣東去年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底珠三角地區(qū)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要達到4.5萬輛。其中,要初步實現純電動公交車的商業(yè)化運營,珠三角地區(qū)純電動公交車保有量要達到4000輛,占珠三角地區(qū)公交車保有量的比重達到15%。這也意味著,廣汽比亞迪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廣汽比亞迪12米純電動客車,去年已在廣州的583號公交線路成功完成試運行,經過實踐檢驗,完全滿足城市公交正常營運需求,具備在廣州規(guī)?;茝V運行的條件。未來,廣州市將持續(xù)大批量推廣運行純電動客車,促進城市交通的電動化。 廣汽比亞迪總經理李擁軍表示,作為新能源客車領域的生力軍,廣汽比亞迪專注于城市公共交通電動化,為緩解能源危機、解決環(huán)境污染、推動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不斷努力。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