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技術 > 返回

全球動力電池巨頭盤點,他們掌握了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

發布日期:2017-05-09 13:34  來源:網絡  作者:阿偉   瀏覽次數:1302



全球電動汽車持續升溫,各大廠家爭先恐后地投資研發。作為其核心,全球范圍內來看,主流電動汽車和最具代表性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技術都是哪些廠商提供的呢?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哪些廠商的手中呢?

松下


松下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獨家鋰電池供應商,也是世界知名的電池制造商。特斯拉的電池組件相對便宜(雖然可以找到更便宜的鋰電池,但是功率及熱性能不是很好)。據悉目前雙方正在美國建設面向純電動汽車蓄電池的超級工廠,通過提升電池技術和分攤電池規模化生產成本來進一步降低電池的整體成本。特斯拉MODEL S的電池為松下生產的18650型產品,電池組容量高達85千瓦時,實際上這個電池組由8142個3.4安時電池組成,日本住友化學為松下提供用于生產鋰電池的耐熱隔膜。

AESC


AESC是日產汽車和日本NEC的合資公司,日產Leaf(聆風)采用了AESC的電池,其電池單元在日本座間工廠生產,之后運到追浜工廠組裝成電池包。與鎳氫電池相比,AESC的鋰電池可提供近兩倍的電力容量,而其獨特的層壓式結構,也讓鋰電池模組的體積更為輕巧實用。同時,NEC開發的錳金屬制成的電極,擁有更佳的穩定性,片狀結構也有助于散熱效能。據悉,在真車行駛實驗中,不但電池的安全性得到了驗證,還實現了行駛100000公里以上的超長使用壽命。

LG化學


LG化學以石油化學、信息電子材料、二次電池等三個事業為中心,雪佛蘭Volt沃藍達汽車就是使用了韓國LG化學研發的三元鋰離子電池。該電池單元采用層壓型設計,共配備了192個電池單元。為了提高散熱性,以兩個層壓型單元為一組,在這兩個單元之間配置散熱板,制成“單元群”。配置方式采用了現行的安裝于中央通道和后座下方的T字型方式。LG化學公司還為雷諾Zoe電動車、雪佛蘭斯帕可、福特福克斯電動車、沃爾沃V60和XC90T8插電式混動車等車型提供電池技術。

三星SDI


三星SDI(中國)是指中國三星的顯像管生產部門,由于顯示技術液晶化,目前轉行生產鋰電池包(battery pack),三星SDI將中國市場視為全球汽車電池市場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為了在高速發展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搶占先機,在眾多國際電池制造企業中,三星SDI率先在中國建成了專門生產汽車動力電池的工廠,并投入批量生產。

早在2014年8月份,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簡稱“三星環新”)的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在西安開工建設,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于2015年10月份竣工的三星SDI西安工廠擁有年產4萬臺高性能汽車動力(純電動EV標準)電池的最尖端生產線,生產線涵蓋了生產汽車動力電池單元與模塊的全工藝流程。正式投產的西安工廠不僅向現有的國際OEM企業供應電池,三星環新與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簽訂了新能源汽車綠色供應鏈戰略合作協議書。三星SDI還向鄭州宇通客車、北汽福田供應電池。目前已與中國本地十余家商用車及轎車企業簽署了供應動力電池的協議,并已開始供應產品。

江森-薩福特(JohnsonControls-Saft)


美國江森-薩福特(JohnsonControls-Saft)由美國江森自控和法國Saft公司合資組建,主要從事鋰離子汽車電池的開發和制造,工廠位于法國那薩科(Nersac)。作為世界上首款搭載鋰電池的量產混合動力車型,奔馳S400混合動力車也是值得一提的,它真正意義實現了“綠色豪華”。該車就使用了來自江森-薩福特的動力電池。奔馳S400混合動力車搭載的鋰離子電池擁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更大的電力效率,使發動機艙內的布局和主要內部空間保持不變,而更輕的重量也可以使整車前后重量分配比更容易達到最優。

比亞迪


作為中國電動汽車的代表之一,比亞迪電動汽車原來一直采用自行研制的磷酸鐵離子電池,因為其熱穩定性是目前車用鋰電池中最好的,但近兩年開始在部分新車型上逐步擴展三元鋰電池的使用。眾所周知,比亞迪最早研究鋰電池就是從磷酸鐵鋰入手的,而且數年來一直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其在電動汽車領域遙遙領先的基礎,但是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比亞迪需要快速在三元鋰電池上重新建立領先優勢。

縱觀整個市場,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雖然電動汽車市場越做越大,但動力電池市場卻相對越來越集中——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這三大巨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美國的相關企業,在燃料電池領域站在了絕對上游的位置。在產業鏈完善方面,日本和美國企業也更加成熟,從底層研發到生產配套,再到品牌包裝,均有專業的廠商在做。

相應地,中國自主品牌電動車的相關技術也大都借鑒于此,比如有的國產電動車的電池來自日本TDK,也有使用三洋技術的,這有點類似于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動機早前廣泛依賴國外技術一樣不過隨著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步伐越來越快,動力電池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5年之后的市場格局,還真難說一定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除了鋰電池,還有這些具有潛力的電池系統,電動汽車未來可期

下一篇:特斯拉也玩小視頻,Autopilot升級之后更強大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