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4-25 15:11 來源:網絡 作者:阿偉 瀏覽次數:1123
續航里程、適應性和補充燃料時間方面的優勢,將使氫燃料電池最終領先于蓄電池。
由氫燃料電池驅動汽車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也許你已經意識到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重要變革,這一巨大轉變受到了多股勢力的推動,其一是電動汽車能夠降低對局部空氣質量的污染和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其二是使國家不至于因自然資源缺乏的而處于不利地位;其三是緩解了因石油短缺造成的油價上漲。因此,向電動汽車過渡的步伐正在加速。
電動汽車可分為3類。第一類是結合了蓄電池、電動引擎和內燃機的混合動力車;第二類是使用蓄電池的純電動汽車(BEV);第三類是尚處于萌芽期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目前比較少見的是燃料電池車。與混合動力車不同,燃料電池車使用電化學技術直接產生電能,而且比目前以汽油為動力的車輛的效率高2倍以上。在美國加州,從2014年6月起就可以租到現代途勝SUV了,豐田于2015年10月同時出售或對外出租一款名為Mirai的燃料電池車,同年12月,本田發布了一款新的燃料電池車。
內在工作機制:豐田的燃料電池車Mirai的關鍵零部件位于乘客座位下方或后方,而電動機則位于引擎蓋下。
當然,你需要的不僅僅是這樣一輛車——你還需要有地方為它補充燃料。加州能源委員會正在開發所需的氫燃料補給基礎設施。預計到2020年,加氫站的數目將增加至74個。在歐洲,目前已有數十個加氫站投入運營。截至2016年年中,日本已有80家加氫站投入運營。日本政府熱切希望能在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之前大幅增加加氫站的數目。
現實中的加氫站:Iwatani公司于2014年7月在尼崎市開設了日本第一家商業加氫站。
在這樣的加氫站,汽車能在幾分鐘之內加滿氫氣,加氫的方式和如今在加油站加油差不多。
當前,現代、豐田以及本田的燃料電池電動與現有蓄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都設計有動力傳動系統和電池組,且都采用了再生制動。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電力來源、充電或充氣所需時間、續航里程,以及擴大車型尺寸能力。首先要考慮的是電力來源。純電動汽車用于驅動的電力在別處生成,然后才存儲在電池組中;而燃料電池車則是通過安裝在車輛上的燃料電池引擎,將氫氣轉化成電力。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65~320公里之間,在使用高電壓充電的情況下,為一輛純電動汽車充電大約需要1~4個小時,采用不同的裝置充電時間會有所不同。純電動汽車非常適合用做輕型載貨車,也逐漸被作為跑中等距離的貨運卡車和大巴。問題在于,這需要很大的容量。相比之下,燃料電池基本上可為從緊湊型轎車到長途拖車在內的任何大小的車輛提供動力。尼古拉汽車公司的經歷很好地說明了車型容量差異。該公司一度想制造一輛純電動汽車拖掛車,在發現存在的現實問題之后,轉而采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來源。
雖然燃料電池汽車現在才剛剛開始在市場上找到立足點,但我相信在未來25年內,大多數步入展廳的購車者將會選擇燃料電池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而由于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的限制,人們只會在買第二輛車的時候考慮純電動汽車。
當然,有些人強烈反對我的看法。他們中最知名的就是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他的理由主要有三點:對氫安全性的擔憂、氫燃料站基礎設施的缺乏以及氫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我懷疑馬斯克帶有主觀色彩。
首先,他夸大了氫的危險性。所有汽車動力的來源都存在與之相關的安全問題。氫與其他燃料并無區別。在某些屬性上,氫甚至比我們已經和平共處了數十年的汽油燃料更加安全。氫氣比空氣輕,能夠迅速向上和向外擴散。這與一有缺口就會漏到車輛下面的汽油非常不同,后者如果著火,整車都會被火焰吞噬。
其次,馬斯克有關缺少加氫站的批評也同樣夸大了事實。對于燃料電池車,并非所有的加油站從一開始就需要具備這一能力,加州能源委員會研究發現,當人們開始大量購買燃料電池車時,加州只需擁有68家加氫站即可滿足需求。如果全面增建,目前加州的加油站中,只有15%需要轉變為加氫站。與加氫不同,純電動汽車無法想當然地停在補給站內進行充電。充電耗時太長,而充電點主要設于購物中心和綜合寫字樓處。如果一輛車急需充電,但充電樁被另一輛車所霸占,那輛車可能已經充了好幾小時,也可能早已充滿但車主還沒回來(在購物或者上班)。
最后,馬斯克認為燃料電池車使用的氫氣并不來自可再生能源,他又錯了。美國法律規定,在加州配售的氫氣必須有33%由可再生能源生成。燃料電池車將會盛行的道理在于: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多種可再生的氫氣來源,例如,采用可再生燃料的固定式燃料電池能夠同時生成氫氣、熱能和電能(被稱為“三聯產”);另一個來源——電解,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隨著技術的擴展,還將能夠捕獲和儲存過剩的太陽能和風能。
雖然有馬斯克和其他氫能源反對者的存在,但大部分汽車制造商已經為燃料電池車占領市場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并不是說,隨著更多車型的推出和氫燃料基礎設施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將完全被燃料電池車取代。基于目前的車款總量和不斷發展的市場潮流,我預計燃料電池車最終將比純電動汽車更普遍,但這一過程需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伊隆•馬斯克沒有必要因燃料電池車的眾多迷人特性而感到威脅。燃料電池車現在剛剛進入主流汽車市場,這要歸功于現代、豐田、本田等制造商的努力。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