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技術 > 返回

或忽視技術投入 新能源車世界第一背后的擔憂

發布日期:2016-01-28 13:20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8343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33.1萬輛,穩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全年銷售數據近日火熱出爐,這個數字是去年的3.4倍。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媒體懇談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用“形勢喜人,成績可嘉”概括2015年電動汽車發展態勢。

新能源車技術

他分析,穩居世界第一無懸念,是因為當前政策的引導優勢正在全面顯現,滲透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產業發展的角度來激發用戶、基礎設施的完善、商業模式的開拓等。“這只能說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過了第一道坎,闖過了第一關。”面對爆發式增長的2015年,陳清泰也深刻地指出,“我們的技術尚未過關,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快得讓人有些擔心。”
 

從長遠發展看,目前電動汽車有兩個令人擔心的問題:傳統優勢汽車企業發力遲緩,企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忽略了技術投入。
 

他告訴記者,一些曾經在國家“863”、“973”規劃時就積極參與進來的骨干汽車企業,雖然過程中參與程度較深,但在考慮電動汽車替代原有燃油車的時候,就變得猶豫不決、躊躇不前。一些新生企業在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看到更多機遇,將其作為一個自己實現超越的重要機會。雖然各有各的考慮角度和商業策略,但是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看,電動汽車發展的確是中國汽車行業縮短與國際技術差距、實現新突破的重要機遇。
 

陳清泰向記者表示,最擔心的是只關注了量的上漲而忽略了技術的進步。此前德國媒體曾有報道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已經超越了德國。而在陳清泰看來,這只是產量和市場規模的超越,并非在技術上超越。“我們在電動汽車的技術積累上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33萬輛銷售規模是政策驅動的結果,不完全是市場的驅動。特別是在與主流燃油車相抗衡的領域,政府補貼起了很大作用。如果補貼瞬間撤掉,就會從懸崖上掉下來。”陳清泰再次強調,“目前電動汽車的技術并沒有達到可以與主流燃油車抗衡的水平。作為基礎技術的電池、電控等還沒有實質性突破;高水平的零部件產品微乎其微;較高層次的需求——車聯化、網聯化、智能化、輕量化等都還尚未被滿足。如果把所有資源都用在產能擴張上,前景并不會好。”
 

陳清泰建議,要關注某些細分市場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當前技術水平與主流燃油車尚不能抗衡的時候,可以通過小型、微型電動汽車儲備技術、創新示范商業模式。他主張把當前技術能夠支撐、靠市場化運作起來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放開。“這樣能讓一部分細分市場可以自行走出來,原則上不依靠補貼可以走下去。這樣把產業規模做大,電池等各方面技術在這個基礎上也得到了發展。”陳清泰說,“或許這會成為中國式電動汽車發展的特色化道路。”
 

他指出,目前電動車市場還沒有完全啟動,未來競爭的道路還很長,真正走到最后能夠獲勝的是有良好技術支撐的企業,而不是那些拼拼湊湊搞出一個車子、四個輪子能轉的企業。因此企業要把電動車作為一個長期戰略,必須要夯實自己的技術基礎。迄今為止,電動車市場還是一個對政策高度依賴的市場,但這個市場應該開始逐漸變化。國家的激勵政策開始出現退坡,這是非常正確的,應逐漸把政策性市場變成政策和市場雙驅動的市場,而不是單驅動。
 

他坦言,此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能夠擁有較大市場規模,大多是政策驅動的結果。在未來逐步向市場化靠近的過程中,政策的監管要起到作用。對于有實力的企業要鼓勵進入市場,對于違規企業要進行約束,從而保持產業生態的良好運行。另外,在市場化過程中,國家還應該出臺相應政策解決“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讓市場真正開放起來,讓有競爭力的企業充分發展,也讓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參與競爭充分鍛煉、提高自己。

上一篇:新能源車5年內達500萬輛 質量問題仍待解決

下一篇:補貼政策逐漸退出 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啟“技術比拼”新時代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