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1-13 21:38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8889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1月12日,2015中國客車學術年會在廈門召開,會上,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陳全世做了題為《我國新能源客車產業的發展與挑戰》。
面對新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陳全世分析了快速增長中的隱憂:“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可能會達到15—20萬輛,上半年(1-6月)已經達到7.85萬輛,去年全年8.39萬輛。年底前還要有較快增長。產量的快速增長并不能掩蓋關鍵技術的缺失:在整車集成、輕量化、電池、電機、電控領域存在的問題并沒有解決。”
首先是安全問題。他還提到了最近幾起新能源汽車火災:“在一次起火事件后我達到了那個城市,有人跟我說您怎么不早點來看看熱鬧,整個城市都是救火車的聲音。”
第二是車輛性能問題。個別地區出現示范運行的車輛性能大幅度縮水:例如,??谑屑冸妱映鲎廛?3年前“十城千輛”示范項目投入運營)非正常停駛。“有些司機說,我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去充電的路上”。
針對電池,他拋出了一連串提問:動力電池系統僅僅只是整車的一個零部件?隨便可以在市場選擇?動力電池系統與傳統汽車的發動機那個更重要?均衡系統是主動、被動?靜態、動態?均衡電流多大?冷卻方式是自然/強制風冷、液冷?寒冷地區電池組的加熱方面,是空氣/液體?電池自身能量/外接能源?SOC估計的方法是什么?快捷性、準確度如何?電池成組技術路線是激光焊接、螺栓聯接?串并聯方式(幾串/幾并?先串后并/或者相反?)
“以上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多種選擇,但是,主流是什么?”他表示:“以上這些問題當前并沒有定論,需要不斷試驗、創新和總結、提高。可以預見,2016年可能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緩沖或者調整年:產銷量可能大幅度跳水;已經實現銷售并在社會上運行的大約30萬輛新能源車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和問題,甚至重大火災事件會比往年都多;車輛的技術瑕疵和使用、停放不當,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對此千萬不能“大驚小怪”,否定新能源汽車的大方向。但是,也不能‘視而不見’、漠然視之。利用這個機會進行技術方案的研究評估和提高是個好機會。”
他認為,政府千萬不要定義哪種電池合適,要由企業自己去選擇。“以比能量為例,牽引車就需要比能量低的電池,因為便宜、壽命長,而且重量對牽引車是很重要的。我此前給一家公司設計的推飛機車輛用的就是鉛酸電池。”
新能源汽車的檢測評估是陳全世關注的重點問題:“車輛都要年檢,但新能源車如何檢測?有些車甚至使用了很多年還沒有檢測過。在執行中,遇到了按照什么樣的標準或者操作規范進行、時間節點如何確定、誰來監督和檢查、目前進行的怎么樣等問題,這些可能并沒有落實在行動上。”
他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制定檢測標準、規范或者統稱技術文件:采取從上到下與從下到上相結合的方法:即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部門:工信部和科技部牽頭,組織專家及國家汽車標準化委員會電動汽車分委會等部門,編制相關技術文件;或者由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生產廠商—即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織業內專家、學者編寫。目前建議以出廠安全檢查規范為基礎進行改編。第二,購置必要的檢測設備:主要是動力電源系統(高壓電系統)的檢測設備。第三,組織和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對于從事動力電源系統的技術人員要具備從事高電壓工作的資質和必要的安全操作培訓。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