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2016年起對新能源汽車實施不限行措施
12月29日,天津交管局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不受機動車尾號限行等交通管理措施限制的通告,通告明確,自2016年1月1日起,天津市核發號牌的新能源汽車不受機動車尾號限行管理措施。
通告還指出,天津市核發號牌的純電動輕型、微型廂式貨運機動車和純電動輕型、微型封閉式貨運機動車不受外環線以內道路每日7時至22時貨運機動車限行措施限制,不受外環線上每日7時至19時貨運機動車限行措施限制。
2、簽名版Model X已經到貨,量產還需觀望技術
EV晨報 | 2016年天津新能源汽車不限行;簽名版Model X已交貨;一汽大眾將產廉價電動車......
據《財富》雜志網絡版報道,少數特斯拉客戶已經提前收到了他們的節日禮物:期待已久的Model X。特斯拉已悄悄開始交付這款跨界SUV,創下新的里程碑。根據特斯拉客戶在論壇、社交媒體以及博文上的報告,過去幾周,預訂“簽名版系列”Model X的少量客戶已經接到了特斯拉交付的汽車。這些客戶支付了4萬美元訂金。“簽名版系列”Model X是全功能限量版車型,售價為13.2萬美元至1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5.6萬元至93.4萬元)。
Model X在2012年發布,是特斯拉的第三款電動汽車。它采用了鷗翼門設計,提供7座布局。
3、中瑞企業將合作研制銷售電動汽車
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與具有瑞典投資背景的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從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和整車銷售等方面開展全產業鏈合作。
中國華騰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控股,能夠整合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制造等各方面力量,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位于天津的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則掌握著世界知名的瑞典薩博汽車核心技術。
根據協議,中國華騰將向其簽約伙伴提供電機和電動配套零部件,并將在北京、上海、武漢等9個城市建立經銷網絡,經銷國能公司生產的純電動汽車。中國華騰還將采購該公司生產的2萬輛純電動車,首批采購合同金額為66億元人民幣。
4、本田高管稱2025年在華產品均走混動路線
霧霾的持續加重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繼續刺激著國內政策的制定,除了對制造嚴重污染加以最高死刑的判罰,對汽車排放的標準也越來越嚴格。而因為下一輪將要實施的排放標準太過于嚴格,以至于本田公司表示他們不得不將所有中國產品線在2025年都打造為混合動力,以滿足新的排放標準。
本田汽車研發部門首席技術戰略官員Keiji Ohtsu在最近與沃德汽車的采訪中說到,對于新的排放標準,他認為到2025年時,本田在中國不指望還能賣出搭載傳統內燃機引擎的汽車了。Ohtsu預計混動車型將在2020年占到本田全球總銷量的20%左右。而到2025年,日本國內的混動車型將超過所有本田銷量的80%。
5、環宇集團聯合歐瑞生產電動汽車鋰電池
歐瑞資本宣布與環宇集團共同投資成立北京環宇賽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根據此次投資交易條款,歐瑞資本在完成投資后成為環宇賽爾的第二大股東,而環宇集團將向環宇賽爾轉讓其鋰離子電池業務和相關資產。
6、東方電熱“電動汽車PTC電加熱器產業化”項目列入2015年國家火炬計劃
東方電熱29日午間公告,公司的“高效節能電動汽車PTC電加熱器產業化” 項目被列入“2015年度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公司表示,這充分表明了公司在電動汽車PTC電加熱器方面的研發與創新能力得到了國家相關科技部門及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7、一汽大眾將產“廉價”電動車 落戶四川
在大眾集團公布的在華新能源戰略中,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已被視為發展的重要方向,15款全新車型將陸續投產。對于新能源的發展,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一汽”)規劃部部長付炳鋒曾向網通社表示:“四川已被確定為一汽大眾和一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整車制造基地之一,或將在‘十三五’期間落地生產。”除此前已確定的大眾首款新能源車型高爾夫純電動版(e-Golf)外,一汽大眾合資自主品牌車型同樣有望在此投產。
一汽大眾合資自主品牌將推出一款基于寶來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該車有望在一汽大眾四川新能源生產基地進行投產。一汽大眾合資自主品牌所生產的車型售價將進一步下探,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秦煥明透露:“合資自主品牌車型未來將進入更低的6-8萬元車型細分市場。”除此之外,該品牌還將生產三廂車、兩廂車和微面等不同種類車型。
8、深圳新能源車分時租賃 419臺江淮iEV交付
29日,伴隨著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的一聲發號槍響,一輛輛江淮iEV新能源轎車駛出會場,將綠色零排放出行體驗帶給深圳市民。
當日,江淮汽車向深圳聯城共享分時租賃項目正式交付419臺江淮iEV新能源轎車,加速新能源汽車推廣進程。本次集中采購江淮iEV的深圳聯城共享分時租賃項目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由同濟大學和深圳龍崗區下屬交通公司共同運作,也是新能源交通普及的新生態模式。
9、吉利山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投產
12月28日上午,吉利山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竣工儀式在晉中市隆重舉行。這標志著我省第一條新能源全流程轎車生產線正式投產,開啟了晉中乃至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紀元,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該項目共規劃年產整車和發動機各20萬臺,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規劃年產整車和發動機各10萬臺,建有整車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四大工藝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75億元,可新增利潤7.6億元,新增稅金5.1億元,并為當地解決就業崗位1200人。此次投產的生產線已具備年產10萬臺甲醇轎車生產能力,并開始下線生產,到2016年7月份開始上市銷售,產生效益。
10、陜西航達新能源與西安鵬駿汽車成功簽約
2015年12月29日,"陜西航達新能源汽車租賃與西安鵬駿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就新能源物流汽車首批采購100臺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圓滿成功簽約。西安鵬駿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采購100輛新能源電動物流車簽約儀式在陜西融達汽車集團隆重舉行。
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車身寬大,動力強勁,主要應用于物流領域。電動物流車配備三元鋰電池,最高車速12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超過220公里,比同級別的汽油車節約五分之四的使用成本,且零排放、零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