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現場報道: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本屆論壇以“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 求索突破之道,緊密圍繞“十四五”規劃,把控宏觀產業形勢,解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動態。其中,在8月14日下午舉辦的“氫能產業發展及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論壇”分論壇上,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紅發表了精彩致辭,以下為演講實錄: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紅
潘曉紅:尊敬的章桐教授、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氫能產業發展及燃料電池創新技術論壇,我想我跟在座的各位一樣,首先要衷心感謝主辦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搭建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又非常接地氣的專業交流平臺。今天上午的主旨演講當中高區長講到,其實嘉定一直是作為汽車城文明,汽車是嘉定最響亮的名片之一,嘉賓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在產業規模上超過了8500億,同時也是正在加快邁向世界汽車產業中心方面不斷努力。
我們生產國際汽車城是嘉定汽車產業的核心承載區,我們的行政區劃上在上海嘉定區的安亭鎮,總面積大概25平方公里左右,從2001年開始開發建設以來,目前已經成為全國產業規模最大、產業力最完整的汽車產業基地。目前我們大概集聚了整車和零部件企業300多家、國家級的公共服務平臺有7個、研發機構100多家、汽車專業人才3萬多名,涵蓋了從研發設計、軟件開發、金融服務、貿易博覽等多功能體系。
2010年獲得了全球的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2015年成為了首個國家級的智能網聯試點示范區,我們引以為豪的是章桐教授所在的同濟大學,包括汽車工程學院、交通學院等等多個學院也都位于我們上海國際汽車城的園區內。正像今天上午常務副會長在主旨演講中講到的,現在整個汽車行業面臨著七個變革,當中有一個就是能源結構的變革。面對這樣的挑戰和機遇,嘉定區和上海國際汽車城也一直在高度關注氫能產業跟燃料電池的技術創新,我們主要在基礎設施建設、示范應用、生態構建等方面率先發力,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首先在加氫站的設施布局方面,我們也比較超前。目前汽車城范圍內建成三座加氫站,其中位于汽車會展中心邊上的安亭加氫站,從2009年建成到現在,已經安全運行超過十年,應該也是國內首座的固定式加氫站,另外兩座是率先推動了中石化的油氫混合站的建成,最近我們在推進位于郊野公園范圍內的加氫站,推動它從土地出讓開始,正式開始完成一系列報建的純加氫站,預計年內正式出讓、開始建設。
第二個方面,在應用示范方面也是成效初顯,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為切入點,以點帶面,我們開展了多種類、多模式的示范應用,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目前上海城市是燃料電池汽車1380輛左右,合計運營里程超過1400多萬公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汽車城區域內進行加氫示范運行,并且這些運行的數據也都全部接入了汽車城大廈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數據平臺。
第三方面在創新生態方面,我們也是不斷進行完善,通過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創新聯盟的搭建,我們也是不斷地搭建政企合作的交流平臺,協助上海市和區政府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吸引氫能產業方面的頭部企業落互,營造良好的生態圈。由我們汽車城和同濟大學等四家單位發起的智能平臺,也將大大提升了區域氫能行業的研發能力。
接下來上海國際汽車城將以上海市申報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為契機,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的車站一體化數據公共平臺,在產業鏈上不斷地補煉、強煉,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地,全力推進嘉定的世界級汽車城產業中心的建設。
今天是氫能及燃料電池界、科學界的專家齊聚,接下來會有深刻的觀點,包括我在內的所有在座的帶來很多全新的思考和啟發。在此,我們也熱誠歡迎廣大企業也好、科研院所也好、投資機構也好到我們汽車城投資興業,我們區域內也有創新港、通信科技園等適合研發類企業入駐的園區,還有氫能港等產業園區的載體。我們區域內有產業生態、有產業載體,也有一起能夠打造產業美好未來的基礎。在此,我借這個機會特別感謝各界對于我們汽車城發展長期以來的指導關心和支持,最后也是預祝這次論壇圓滿的成功,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