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歐洲地區的車企逐漸開始在汽車中采用低成本且簡單的混動系統,這一趨勢可能會削弱日本競爭對手的實力。長期以來,日本汽車制造商一直在更環保的混動車領域占主導地位。
大眾表示其新版高爾夫緊湊型轎車將搭載輕度混動系統,預計對比現款車型燃油效率要高8%。大眾表示,輕度混動系統的優勢在于,在不改變設計的情況下,可以使現有車型實現電動化。相較于豐田等日本汽車品牌提供的全混動系統來說,輕度混動系統更加便于安裝。大眾的下一步計劃是為所有內燃機車型提供輕度混動系統版本。
相較于全混動系統,輕度混動系統采用的是低電池組電壓,這也就意味著安全相關的設備和其他部件會更加簡單。其帶來的額外成本也差不多是全混動系統的四分之一,但其在燃油效率方面的提升也接近四分之一。
過去幾年,奧迪和戴姆勒訊速增加搭載輕度混動系統的車型數量,而寶馬也計劃加入到這一趨勢當中。IHS Markit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2018年間,輕度混動汽車市場幾乎呈現五倍增長。同時,IHS Markit預計,從2019年到2020年,搭載輕度混動系統的車輛將翻倍至539萬輛,超過全混動系統汽車的數量總和。
全球范圍內環保力度的加強也推動了這一趨勢。車企出售的所有車型都需要滿足排放法規的要求。在歐洲地區,政府要求到2021年,汽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對比2015年需要降低30%。據悉,很多主流車企表示不能確保可以滿足新的排放要求。
鑒于電動汽車市場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成熟,混動技術則是滿足排放要求的一個快速解決辦法。我國政府最近也考慮對新能源汽車相關法規進行調整,給予混動汽車更多支持。盡管混動汽車依然被認為是由化石燃料驅動,但其也被歸類為低燃料消耗的乘用車。雖然尚不清楚輕度混動汽車是否會被包括在當中,但總體上來說,政府法規的調整對于混動技術來說將會是有利的。
自豐田1997年開始量產普銳斯之后,油電混動汽車開始進入市場,之后,本田Insight等車型也相繼上市。2012年,混動汽車的全球銷量超過100萬輛,其中日本品牌占據約90%的比例。2018財年,日本地區的混動汽車銷量超過112萬輛,在新車銷量當中的占比超過20%。
由于豐田等日本汽車品牌掌控了很多混動技術的相關專利,日本之外的車企很難在這一領域取得發展。3個月之前,豐田表示將免費向外界提供混動汽車技術專利。對于其他車企來說,采用輕度混動技術則是避免日本控制專利的方式之一。
輕度混動技術也找到進入日本市場的方式。 輕度混合動力車也已經進入日本市場。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表示,2018財年,境外車企在日本售出的混動汽車數量較前一財年增長40倍至10,724輛。盡管這一數量在日本混動汽車市場的占比僅為1%左右,但境外車企依然熱衷于提高輕混汽車的銷量。奔馳日本總裁Kintaro Ueno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大范圍地推動混動汽車進入市場。”
日本車企對此現狀似乎并不擔憂。豐田管理人員表示:“輕度混動汽車價格雖然便宜,但它們在燃油效率方面的提升并不是很大。它們不能與豐田的混動車型相競爭,但每款車型都有其市場需求。”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Deloitte Tohmatsu咨詢公司稱:“如果輕度混動系統汽車成為歐洲或者美國等市場的主流,那么,日本車企的處境將會變得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