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數據庫 > 返回

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翻番 續航能力仍是瓶頸

發布日期:2015-10-23 19:06   瀏覽次數:1644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22日一早,梁石(化名)開著充滿電的純電動車,按照每天相對固定的路線,從家到公司。相對于傳統燃油車,每月只需約50元的電費,養護費大幅減少。

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翻番 續航能力仍是瓶頸

今年以來,已經越來越多消費者像梁石一樣,開始將購車目標轉移至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限購城市,這從每月不斷高攀的數據中可以看出。
 

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總共銷售28092輛,同比增長2.2倍;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36733輛,同比增長更是高達2.3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那么,新能源汽車火熱背后的真實狀況如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是否已經十分成熟可靠?市場真正可選擇新能源車型是否豐富?“市場教育”是否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還有哪些瓶頸要破除?
 

焦點1車型
 

選擇有限仍需擴充
 

“最近幾個月,他發現路面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無論車型還是數量,都有明顯提升。”由于購買了純電動汽車,梁石開始下意識地留意路面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發現與今年初有了明顯的提升。
 

梁石這種直觀感受的背后,則是在不斷走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中。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8324輛,銷售28092輛,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2.2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365輛和19228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59輛和8864輛,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1.3倍。
 

這已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連續多月翻番。也正由此,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跨國巨頭,如今都以沖刺的姿態進入市場,均拋出了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計劃。
 

據我國前五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國內共有新能源乘用車96款入圍,其中2014年有49款,2015年有47款,包括了江淮和悅iEV、奔騰PHEV、北汽EY150等等。與2013年新能源車型數量相比,取得了大幅增長。
 

但是,與擁有數千款車型的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車型種類依舊相對較少,各細分市場的可選車型不多,并且在實際的市場中,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消費者實際上能購買到的車型則相對較少。
 

以廣州為例,市面上可購買的新能源車型不足20款,包括寶馬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寶馬i3、比亞迪唐、比亞迪秦、江淮和悅系列、啟辰晨風、知豆系列以及吉利D1、D2等等。與此同時,有現車銷售的品牌十分少,大部分車型的提車周期相對較長。“有電動車銷售,不過提車需要等待約三個月。”知豆在廣州一家經銷商的工作人員表示。
 

“未來幾年,隨著政策補貼的逐步退出,市場要維持高速發展,有兩種方式可破解,一是要用產品找市場,通過產品的差異化挖掘市場潛力;第二是繼續根據不同市場需求找更合適產品,比如上海的限購政策,可以持續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焦點2體驗
 

續航待加強 充電網絡小步向前
 

然而,對新能源汽車通航焦慮依舊是市場發展的主要攔路虎,這也決定消費者是否愿意為新能源汽車掏腰包。這一方面是由于車輛自身續航里程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則是充電基礎設施的不完善。
 

“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通航焦慮,包括了對于充電設施不完善的焦慮;對充電時間太長的焦慮;以及對續航里程的焦慮。”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表示。
 

目前,市場上主流純電動車行駛里程約為200公里,而類似特斯拉、比亞迪e6等部分車型的里程則能達到近400公里,一般只能滿足日常的城市內行駛,難以實現跨城市間的通航。
 

“在小區安裝了充電樁,3個小時可以充滿電,充滿一次大概可以走170公里。我一般都是上下班開,出游一般不考慮,關鍵擔心充電的問題。”梁石表示,由于純電動車行駛里程有限,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他不敢隨便往陌生地方開。即便在市區,哪些地方能充電?現在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布局圖,無法做到毫無顧慮的通行。
 

不過,市場各方正通過車輛的技術改進,以及加快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藉此突破新能源汽車的續航瓶頸?
 

“在同樣大的電池包情況下,通過改變電池能量密度,改變釋放能量的能力,改變功率、甚至改變觸電方式等,都能提高電池效率。現在,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正以每年5%-7%的速度在增加。”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朱曉彤表示,按照這種速度遞增,迭代效果就很可觀,再過幾年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能跑1000公里并非難事,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這一點。
 

在充電網絡方面,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爐,充電樁建設有望進入了一個小高潮。目前,特斯拉、寶馬、樂視等大型企業已經拋出了規模龐大的充電樁建設計劃。
 

今年7月,廣州市工信委副主任易鳴曾透露,廣州已經完成了1500多個充電樁的建設。雖然與之前設定的建設9970個充電樁的目標相距甚遠,但已經完成了部分大型購物商城、酒店、標志性建筑等公共場所的初步覆蓋。
 

焦點3 用戶
 

接受程度改善 未來空間巨大
 

“買電動車之初,有很多朋友無法理解,為什么要買?純電動汽車價格那么高,充電又不方便。”梁石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除了產品與基礎配套措施等客觀因素,最關鍵還是消費者的意識,也就是提高對新能源汽車的正確認識。
 

“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教育。我們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時花了大量的時間,是向對方說明我們在做什么,有什么意義?這和市場推廣、銷售也是一樣,讓大家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這樣做對國家有什么好處?所以說市場教育面臨比較大的挑戰。”朱曉彤也總結道,不過,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先行者,教育市場的成本與痛苦是理所應當要承受的,所幸的是,如今市場的接受度已經有明顯改善。
 

事實上,在使用新能源汽車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梁石也如新產品的推廣人員一樣,慢慢地修正身邊朋友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
 

張志勇指出,按照現有的政策,以及市場各方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可以預測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是巨大的。未來隨著充電設施越來越完善,電動車的使用率、普及率、銷售規模都會越來越大。
 

9月份
 

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8324輛
 

銷售28092輛
 

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2.2倍
 

純電動汽車生產20365輛
 

銷售19228輛
 

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9倍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7959輛
 

銷售8864輛
 

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1.3倍
 

■記者觀察
 

新能源汽車發展
 

進入良性循環
 

“中國簡直是新能源車發展的‘天堂’,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朱曉彤在采訪結束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個感慨的背后,一方面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市場潛力巨大;另一方面則是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十分明確,扶持力度十分大。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單一市場。與兩三年前相比,最直觀的便是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不斷豐富,電池、電控以及電機等核心技術的不斷成熟。可以說,產品本身已經并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如今,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專門針對充電樁建設提出了總體規劃,要破除現有新能源汽車基礎建設配套政策不完善、協調推進難度大、標準規范不健全等問題。
 

這說明扶持政策已經從補貼車輛本身,開始轉向推動基礎配套體系的建設,逐步設立一個健康的生態圈。做個比喻,如果說之前政策是為了新能源汽車這條“魚”,那現在就是為了“凈水”,提升魚成長的環境。

上一篇:浦東新能源車新政出臺 公共領域購車新增補貼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或成汽車行業新增長點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