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5-13 09:46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5403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日前,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845家上市公司中,去年共有2752家公司獲得了1673億元政府補貼,其中獲取補貼最多的前十家企業中,央企占據七席,總計獲得政府補貼約328億元。從行業看,能源、汽車等行業獲得的政府補貼最多。
中石化和中石油獲補貼最多!財報顯示,2015年度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以50.02億元和48.24億元的數額位列獲得政府補貼資金最高企業的前兩位。
No.1 中石化補貼數額:
50.02億元中國石化年報顯示,2015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22.07億元,同比下降32%,為2009年來最低。50億元的財政補貼讓中國石化再次從中國石油手中奪回“補貼王”之位。此前的2005年至2008年,中石化一直占據補貼榜首,四年分別獲得補貼94.15億元、51.61億元、48.63億元和503.42億元。
No.2 中石油補貼數額:
48.24億元中國石油年報顯示,2015年實現凈利355.17億元,僅為2014年的三分之一。中國石油在年報中表示,政府補助包含政府對進口天然氣(包括液化天然氣)按一定比例返還的進口環節增值稅。該增值稅返還政策適用于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經國家準許的進口天然氣項目的進口天然氣價格高于國家天然氣銷售定價的情況。
電力企業也是補貼主要對象
除兩家石油央企外,鋼鐵、電力、汽車行業也成為政府補貼的主要對象。 數據顯示,長江電力、中國核電、國投電力、大唐發電和中國神華在2015年度分別獲得約20億元、19.8億元、16億元、15億元和13億元的政府補貼。根據年報數據,企業獲得政府補貼的主要原因來自于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等清潔化設施的引入。以國投電力為例,2015年靖遠二電發電機組脫硝項目、國投欽州脫硝、國投北部灣脫銷、華夏電力一期煙氣凈化技術改造工程、靖遠二電污染減排專項資金等一大批項目均不同程度地獲得政府補助。同樣,中國神華財報顯示,2015年公司率先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實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實際排放值達到或優于燃氣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超低排放”機組獲得國家電價補貼等政策支持。
新能源車企成政府“輸血大戶”
在傳統能源企業獲取高額補貼的同時,2015年,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國家和地方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助高達300多億元,這也讓汽車企業成為政府“輸血大戶”。補貼主要涉及購置稅減半、基礎設施、充電站和充電樁等設施建設方面。2015年,上汽集團旗下榮威E50、榮威E550、大通 V80三款新能源汽車便分別獲得補貼3389萬元、68669萬元和38477萬元。而據福田汽車財報顯示,去年政府補貼則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車項目支持研發資金”、“新能源汽車中試基地建設項目補助資金”、“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試驗室創新”等。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