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簡稱為“AFS”)的最新數據,截至10月3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約390.5萬輛汽車。AFS預測,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攀升至427.85萬輛,較此前的預估增加約1.62萬輛。
AFS預計,由于芯片短缺,上周全球各地區共減產約28.9萬輛汽車。其中,歐洲地區遭受了巨大的沖擊,減產24.91萬輛汽車;北美地區減產2.22萬輛汽車;亞洲其他地區減產1.52萬輛汽車;中國地區減產2,900輛汽車。
芯片短缺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目前尚不清楚短缺何時才會結束。AFS全球汽車預測副總裁Sam Fiorani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2023年底前,新的芯片產能將超過多個行業的高需求,這種愿景“正逐漸成為現實”。
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改變2023年的生產計劃,因為全球汽車行業明年還將損失數百萬輛汽車。Fiorani表示,2023年全球汽車行業預計將減產200萬至300萬輛汽車,低于今年迄今減產的390萬輛和2021年減產的1,050萬輛。
他還表示,“越來越多的芯片流入汽車行業,但當我們看到高利潤汽車的生產仍受到影響時,我們就知道,芯片短缺仍未緩解。”
芯片制造商正在全球范圍內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新的半導體生產,但所有產能投產尚需時日。與此同時,一家汽車研究機構專注于汽車半導體領域的高級首席分析師Phil Amsrud表示,由于需求高,半導體的交貨時間“仍然居高不下”,大約是2019年正常水平的三倍。
今年年初,許多業內人士曾希望芯片危機會在今年年底或2023年初自行解決。但Amsrud表示,由于半導體交付周期持續較長,且減產持續,這種樂觀情緒在數月后逐漸消退。
Amsrud稱,甚至在三個月前,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高管在接受媒體采訪和披露財務信息時,認為芯片危機將在2023年緩解的高管與認為危機將持續下去的比例大致相當。如今,持悲觀態度的人更多了。
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Dan Hearsch表示,半導體制造廠明年的車芯產能預計將增長約20%。但他表示,汽車制造商將尋求滿足過去兩年被壓抑的需求,且每輛車使用的芯片數量正在上升,因此這并不意味著該行業的“芯片供應將變得更加充足”,汽車制造商能夠生產他們想要的所有汽車。
他表示,“我們預計,明年汽車制造商在制造所有系統、配件、加熱座椅和其他增加車內設備數量的東西方面仍會受到限制。”
Fiorani表示,芯片前景可能會有所改變,但部分原因是2023年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汽車制造商普遍將更多的半導體優先分配給利潤更高、價格更昂貴的汽車,這導致過去兩年新車的平均交易價格飆升。Fiorani表示,如果經濟進入衰退,汽車制造商可能不得不重新考慮這一策略。
他認為,汽車行業目前的做法“正在把一群買家排除在這個圈子之外”,“如果市場有3萬美元以下的車型可供選擇,將吸引更多平價車型回歸,可能會刺激汽車業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