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當代社會面臨化石能源枯竭的危機,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逐漸增強,“環(huán)保”一詞已經融入了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為了實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我國政府已經逐步嘗試推行各種新能源車輛,來適應環(huán)保的大趨勢。
2015年暑假,來自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了以“上海市新能源公交車應用方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以上海巴士集團運營中的新能源巴士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混合動力、純電動巴士與雙源無軌電車在實際營中與常規(guī)柴油巴士相比,在環(huán)保,運營成本與運營特性等方面的差異,綜合評價新能源客車在上海城市公交系統中應用的優(yōu)勢與不足。為上海公交中的新能源客車運營提供參考。
首先,團隊內的同學在因特網和圖書館的書籍中查詢了有關新能源公交車的資料,并且由機動專業(yè)的沈碩誠同學統一開會,教授了一些相關知識。在初步了解了新能源公交車的一些知識以后,團隊決定先行調查社會對于新能源公交車的看法、態(tài)度以及展望。經過討論,同學們選擇了以參觀生產線,采訪能能源公交車設計師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
7月26日,第一批街頭調查團隊成員,頂著烈日穿梭于了上海市人流最為密集的兩個地標區(qū)域——人民廣場、陸家嘴區(qū)域,隨機對各行各業(yè)以及各年齡段的人們發(fā)放調查問卷。團隊成員穿著學校統一的社會實踐T恤,在人群之中來回奔波。在隊員們仔細、耐心地講述了調查的內容與目的之后,大多數行人都十分配合、友善得完成了問卷。團員們及時對問卷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并且發(fā)現了一些關于問卷的小問題,匯總后做了及時的更改。繼本次調查之后,實踐團在8月上旬進行了第二次更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取得了大量的數據,為之后推廣新能源公交車的設想打下了基礎。
7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新能源公交應用方案調查”社會實踐團隊前往上汽集團極能動力公司及上海申沃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參觀新能源巴士的研發(fā)、生產基地。
上汽極能動力是上汽商用車與瑞典沃爾沃集團共同組建的技術公司,主要負責新能源商用車動力系統的研發(fā)。上海申沃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是上海公交最大的車輛供應商之一。社會實踐團此行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學習最新的新能源客車技術,為課題的展開提供理論和應用技術基礎。
在極能動力車輛工程師的帶領下,考察團成員先后參觀了極能動力的新能源客車試制車間,新能源動力系統臺架實驗室、新能源整車實驗室及新能源巴士生產線。
在試制車間,總工程師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上汽全新一代新能源大客車平臺的兩款純電動公交客車SWB6128EV56和SWB6108EV46。從電機驅動技術、動力電池布局與電池管理系統到新能源客車車聯網監(jiān)控系統,總工程師結合具體案例,深入淺出,詳細分析了純電動巴士的各項新技術;團員們還分別參觀了兩款油電混合動力巴士和純電動通勤客車,領略了兩款原型車獨特的設計和精妙的布局。
在新能源動力系統臺架實驗室及新能源整車實驗室,團員們近距離觀看了工程師對全新研發(fā)的新型驅動電機和新型混合動力系統的標定和測試過程,了解到了新能源客車研發(fā)工程師的日常工作職責。
走出研發(fā)大樓,實踐團穿過停滿原型車的停車場,來到了廠區(qū)另一側的申沃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參觀新能源巴士的生產線。生產線上正在生產上海盛發(fā)客運的SWB6127PHEV2型并聯式混合動力客車,從底盤車間,車身車間到噴涂、總裝車間,考察團成員隨同總工程師一起走過整個整車生產流水線,近距離觀察了一輛新能源客車從零件到整車的全部生產過程。
一下午的考察時間,實踐團跟隨者總工程師走遍了極能動力的研發(fā)部門和生產部門,對新能源客車有了更為具體和感性的認識,了解到了現階段新能源客車的優(yōu)勢和瓶頸所在,也展望了未來新能源客車的發(fā)展方向。在參觀活動中,團員們對課題所需要研究的新能源客車技術及其應用方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學們十分感謝上汽大客車技術中心極能動力公司與申沃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對此次參觀考察活動的大力支持,這樣的活動讓我們走出教室,走入實際生產應用環(huán)節(jié),為我們呈現了實際生產中的工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