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今年開春以來我最喜歡的車,第一個印入我腦海的就是廣汽謳歌CDX,首先,它是輛SUV,這是潮流;其次,SUV該有的一些通過性、實用性,豪華品牌該有的檔次感和氣質,它都有了,這是本分;再者,它有著我所喜歡的駕駛感受,它不是一臺無聊的SUV,這是亮點;最后,它不貴,這是親和力。緊隨潮流,做好本分,帶著亮點,還依然有親和力,這些還不夠么?
在我決定選CDX的時候,已經(jīng)能猜測到留言區(qū)一定會有大批網(wǎng)友噴它是換殼繽智,說它和繽智是同平臺的產(chǎn)品,我想說,這樣的論調(diào)很“鍵盤”。CDX和繽智/XR-V一樣,都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結構,也都是中置的油箱,但在整個本田的開發(fā)系統(tǒng)中,就從未有過“平臺”的概念,并不是每個品牌、每個車企旗下都有平臺的,而且,“同品牌下同樣的懸架結構就是同平臺”,這種說法也是很滑稽的。
CDX的副車架、前懸下擺臂等的設計,還有車身尺寸和動力總成,都和繽智有很大的區(qū)別,它的后懸架配備的CDC電磁可變減振也是繽智上所沒有的,真要在本田集團中找到一款和CDX后懸架結構最類似的車型,那只能說是思域TYPE R。
還是落到實處從使用體驗談起吧,CDX的隔音降噪和濾振水平都要遠遠勝過繽智/XR-V,達到了豪華品牌該有的水平;懸架偏硬,但不是生硬,來自路面的反饋會很明顯,但該有的韌性和高級感還在。
半年前在杭州參加CDX的試駕活動時,它的駕駛感受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賬面數(shù)據(jù)比思域更優(yōu)秀的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和8速帶有液力變矩器的雙離合器變速箱,這兩個聽上去略顯浮躁的伙伴被本田的工程師馴服得很好,該出力時毫不含糊,該收斂時也夠平順。
剎車是非常值得稱道的,踏板的力度極為線性,非常易于掌控,剎車腳感在我2016年試駕過的所有車型(不限價格)中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水平,實際的制動成績也不錯,我的同事測試的數(shù)據(jù)為38.65米,達到優(yōu)秀水準。轉向手感偏沉,指向也比較清晰,底盤支撐性很到位,過彎時車身姿態(tài)很安穩(wěn),它總是在勾引你:“開快一點、再快一點,開快點就知道我的好了。”
本田一直就是玩空間的大師,作為旗下的豪華品牌,謳歌這方面也不會含糊,而且,后扭力梁的懸架結構和中置的油箱本就可以給后排座椅處騰出很多可利用的空間。
說完了我喜歡的點,如果你真的對CDX這款車感興趣,那不妨也告訴你三個它的不足之處:1.變速箱在冷車啟動或松、踩油門之間,齒輪結合時還是會偶發(fā)一些頓挫。2.對于比較在意舒適性的人來說,懸架還是有些偏硬。3.謳歌的品牌認知度和保有量問題,會導致售后服務便利性不如主流一線品牌。
綜上,CDX有不遜于同級的行駛質感,還有一點駕駛樂趣,空間實用性也深得本田的真?zhèn)鳎C合產(chǎn)品力是值得稱道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扭力梁形式的后懸架是它必然要面對的“非議”,實際體驗確實不錯,但機械結構層面,也確實是獨立懸架更得人心,如何取舍?我個人認為,在這個Q3太老、X1太X3、GLA太矮、QX30太像GLA的時間節(jié)點,如果你要在豪華品牌緊湊型SUV里做個選擇,又不太喜歡過于轎車化的風格,還想要比較合理的性價比,那我會推薦你廣汽謳歌CDX。哦,對了,要記得:買兩驅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