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油是化工燃料,總有被采盡的一天,那么未來的發動機供求矛盾會隨著石油燃料的枯竭而退出歷史舞臺嗎?這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大問題。
汽車發動機未來的出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進結構,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的機內凈化技術
優化發動機的結構設計,采用多種技術組合,如:電控噴射技術、廢氣循環技術、多氣門技術、廢氣旁通技術和高效增壓中冷技術等等,可以通過對噴射時間、噴射位置、噴射區域、噴射方式的智能控制,使燃油達到理想的霧化狀態,進一步提高燃油的熱效率,改善汽車的動力性并降低有害氣體、有害微粒的排放。
2.發展發動機的后處理技術
隨著對發動機排放要求的日趨嚴格,改善發動機工作過程的機內凈化技術其實施難度也越來越大。能統籌兼顧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能的發動機將越來越復雜,成本也急劇上升。因此,而治標不治本的外科手術式的廢氣后處理凈化技術在一定時期內(如三元催化轉化器、微粒捕集器、氧化催化轉化器等)還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即在不影響或少影響發動機其他技術的同時,在排氣系統中安裝各種凈化裝置,采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降低廢氣中的污染物。
3.復合動力技術的應用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大,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污染具有重大意義。一些國家相繼制定了未來汽車燃油消耗指標和新型汽車發展計劃。如歐美等國正在新型汽車的開發,所要開發的新型汽車與現在的汽車相比,在燃油消耗相同的條件下,至少要提高行使里程50%,或減少燃油消耗35%~40%。最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案是采用柴油機和電動機作為動力的復合技術。所以,復合動力技術也是汽車發動機研究的一個重點。
4.燃料電池技術的推廣
要達到理想的零排放的發展目標,比較理想可行的技術方案就是采用燃料電池作為動力源驅動電動機,因此發展燃料電池技術也是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
5.傳統的潤滑理論的改變
以燃油替代機油潤滑,改變傳統的潤滑方式,可進一步提高燃油的經濟性,并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6.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
通過對發動機機體及部件材料和制造方法的改進,可以進一步降低發動機的自重并提高其自身的強度。這也是提高汽車發動機燃油經濟性的一條路徑。如塑料油箱、塑料風扇、塑料缸蓋、橡膠密封墊等塑料類產品在發動機上的應用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總之,未來汽車發動機是朝著輕量化、安全化、舒適化和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