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不少小伙伴都跟我說汽車的油耗變高了,比夏天開空調還高~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別擔心,冬天汽車油耗增加1L-2L/100km是正常現象(更高的話可能就是駕駛習慣或者車子本身發生了故障),普遍原因有這幾點:
開暖風的方式不對
在大家印象里,冬季開暖風不會增加油耗,實際上并非如此。冬季氣溫比較低,發動機“熱起來”需要更長時間。
你如果剛著車,就打開暖風,發動機就會“不情愿”地把原本維持自己正常運轉的熱量“分享”一部分給你,而他為了盡快達到最佳工作溫度,不得不增加噴油量,這時油耗就會增加。
所以,冬季使用空調時,不要上車就開暖風,這時水溫溫度較低,吹出來的都是冷風!可以等水溫開始上升再開,吹出的風就有熱乎氣兒了~
現在有些車有遠程啟動功能,可以提前著車,開啟暖風。雖然確實費油,但是舒服啊。我覺得如果你的車有這個功能,冬天車里又冷,該用就用吧~
錯誤的熱車方法
冬天早晨開車,老司機會告訴你“要熱車”,讓發動機和其他部件磨合磨合,進入最佳工作狀態。
但長時間原地怠速“熱車”是很不可取的,比如每次5分鐘...除了增加不必要的油耗,還會增加積碳、傷害三元催化等。
正確的做法是:啟動車輛后,原地怠速30秒左右;低速行駛,轉速不超過1500轉;行駛2到3分鐘之后,當水溫表達到40-50度左右,就可以正常駕駛了!
如果冬季行車距離比較短,車還沒熱就到地方了,這種情況下也會增加油耗。
發動機熱效率降低
在氣溫很低的冬天行車,發動機為了保持正常的水溫,也會把一部分動力“分配”去加熱。
就好比,以前消耗的1L汽油里可能有0.3L轉化成了動力,到了冬天,發動機就會從燃燒的0.3L汽油里拿出一部分給自己“取暖”,以保證正常運轉。
為了保證動力不減,便會增加噴油量,這就在無形中降低了熱效率,增加了油耗.
就像小彬我,冬天為了獲得更多熱量,就會多吃各種火鍋各種牛羊肉,那么,就費錢...(捂臉)
除了以上這些由天氣造成的普遍“費油因素”,在冬季用車時,還有一些“故障性”原因。
氧傳感器損壞
氧傳感器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監控發動機油氣配比的情況,一旦壞了,油氣配比就會失調,車載電腦就不知道該“給”多少油,油耗就會升高。
這個咱們自己就可以檢查是否損壞。最好的方法就是掛空擋,讓別人坐車里轟一會兒油門,自己去后面看排氣管是不是冒黑煙。如果冒黑煙,證明氧傳感器壞了,就只能換新的了。
PS:冒白煙大多是發動機氣缸墊有磨損(冬天的白煙不算),冒藍煙大多是燒機油。
水溫傳感器故障
水溫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冷卻液的溫度傳給ECU。如果它出現故障,提供給ECU的信息總是水溫過低,那ECU就會增加噴油量,來讓溫度上升,所以油耗也就隨著升高了。
因為涉及到電子元件,咱們就不能自己判斷了。只能去4S店或修理廠用診斷儀檢查是否有故障,一般這東西不會壞,如果壞了,只能是換新的。
節溫器工作不良
節溫器是控制冷卻液流動的閥門,一種自動調溫裝置。
這玩意一旦出現故障,就會使發動機預熱時間延長或溫度過低,電腦就會根據水溫傳感器信號來增加噴油量,所以油耗也就上去了。
哦對了,粘稠度高的機油,在冬季會增加發動機運轉阻力,油耗自然會升高。可以改用質量更好的機油。
除了以上這些,錯誤的駕駛習慣、不正確的胎壓、加裝防滑鏈等都會造成冬季油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