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尾部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總有那么一兩行英文字母,不要小瞧它們,其實它們顯示的是發動機的類型!
增壓發動機
類型一:TSI
(常見于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斯柯達)
大眾的TSI在國內和國外的意思并不同,國外的意思是Twincharger Stratifiedion,指雙增壓(渦輪和機械增壓)分層噴射技術。在國內,T代表渦輪增壓,Si代表燃油直噴,而不是T與FSI的簡稱,尚且沒有燃油分層噴射技術。
在國內,我們經常會看到不同的TSI標志。有全紅的、有就“SI”是紅的、還有只有“I”是紅的,其實這只是為了區分不同的排量而已。例如:2.0排量和1.8排量為“SI”是紅色的,而2.0TSI車型中的高配車型或者高端車型則使用全紅的標識,1.4排量只有“I”是紅色的。如果尾部沒有標“TSI”那就意味著這是一款自然吸氣發動機。
類型二:TFSI
TFSI是渦輪燃油直噴發動機,它是FSI發動機和渦輪增壓器的結合。它的T表示采用渦輪增壓技術,后面的FSI即燃油分層噴射發動機,S表示分層。TFSI發動機既分層噴射,又有渦輪增壓,是TSI發動機的升級版。
類型三:TDI
TDI意為渦輪增壓直接噴射柴油發動機。 為了解決SDI(自然吸氣式柴油發動機)的先天不足,人們在柴油機上加裝了渦輪增壓裝置,使得進氣壓力大大增加,壓縮比一般達到10以上,這樣可以在轉速很低的情況下達到很大的扭矩,而且由于燃燒更加充分,排放物中的有害顆粒含量也大大降低。
自然吸氣發動機
類型一:CGI/CDI (常見于奔馳汽車)
發動機CGI技術是一種奔馳公司開發的缸內直噴技術。供油動作完全獨立于進門與活塞系統之外,超乎傳統噴射理論的稀薄燃燒與更多元的混合比便得以實現。在穩定行進或低負載狀態下,采用缸內直噴設計的發動機得以進入精實模式。
在此設定下,發動機在進氣行程時只能吸進空氣,噴油嘴在壓縮行程中才能供給燃料,以達到節約的效果。根據實際測試,最高能達到1:65的油、氣比例,除了節能表現相當驚人,整體動力曲線也能夠維持相當高的平順度。而CDI則為該技術的柴油版本。
類型二:VVT/CVVT/VVT-I/MIVEC/VTEC/i-VTEC (常見于韓系車)
發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技術(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原理是根據發動機的運行情況,調整進氣(排氣)的量,和氣門開合時間、角度,使進入的空氣量達到最佳,提高燃燒效率。優點是省油,功升比大而缺點是中段轉速扭矩不足。
目前本田的VTEC、i-VTEC;豐田的VVT-i;日產的CVVT;三菱的MIVEC;鈴木的VVT;現代的VVT;起亞的CVVT;江淮的VVT;長城的VVT等也逐漸開始使用。總的說來其實就是一種技術,名字不同。 但部分車型僅具有可變氣門技術而沒有正時技術,雖然比一般發動機要省油,但依然趕不上帶正時技術的發動機。
綠色發動機
類型一:Hybrid
混合動力汽車,簡稱HEV,是指同時裝備兩種動力來源——熱動力源與電動力源。通過在混合動力汽車上使用電機,使得動力系統可以按照整車的實際運行工況要求靈活調控,而發動機保持在綜合性能最佳的區域內工作,從而降低油耗與排放。寶馬的ActiveHybr也屬于此類系統。
類型二:DM
DM是Dual Mode的縮寫,是純電動車(EV)和混合動力(HEV)相結合的技術。DM雙模電動車采用電動車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是一種將控制發動機和電動機兩種混合力量相結合的技術,實現了既可充電、又可加油的多種能量補充方式。
驅動系統
類型一:Quattro
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的核心是Torsen中央差速器,他比任何電子控制技術更快的調節前后軸力量的分配。EDL(電子差速鎖)在必要時將多余的動力傳送到車輪上,增強抓地性。當車輪空轉或者沒有與地面接觸時,這些浪費的驅動力就被輸送到可以受力的車輪上。
一旦出現外部條件引起的前后軸的速度差異,Torsen就會自動地將大部分的能量傳輸到有能力工作的驅動軸上,自動優化和分配四個車輪的動力。由于軸荷的平衡分布,駕駛者能夠更好的掌握轉向的精確性和靈活性,而不需要扭矩轉向輔助。
25年前,奧迪的工程師以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在驅動技術領域樹立了里程碑。
類型二: 4WD(4X4)/AWD/xDrive/sDrive
四輪驅動系統(4wd系統,車身上標識4X4與4WD意思一樣)是將發動機的驅動力從2wd系統的兩輪傳動變為四輪傳動。4wd系統之所以列入主動安全系統, 主要是4wd系統有比2wd更優異的發動機驅動力應用效率,更好的使輪胎牽引力與轉向力得到有效發揮。從安全性來說,4wd系統具有良好的行車穩定性以及循跡性。
AWD (全時四驅系統)和4WD幾乎一樣,唯一的區別就在于AWD比4WD少了低比率的傳動裝置,不過AWD仍然提供在濕滑路面、惡劣天氣以及輕微越野路面的牽引能力。但實際情況是,對一輛車的越野能力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車輛的離地高度而非AWD能力。
特殊車型
類型一:奧迪-S/RS
奧迪S系列包括了S3、S4、S5、S6、S8及更為高級的RS系列。奧迪S系列集合了奧迪最先進的技術,并且全部配備了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奧迪RS是S系列里面最為頂尖的產品,相當于寶馬的M系列與奔馳的AMG系列。
類型二:大眾-GTI/R
大眾標識了GTI的車型分別有高爾夫GTI與POLO GTI,他們屬于原車型真正意義上的運動版,不但外觀有所改變,發動機也比原型車的發動機更為強勁。R系列為大眾車型的高性能版本,帕薩特與高爾夫皆有R系列產品,比GTI版本車型的性能更為強勁。
類型三:寶馬-M/車型中的數字
這里的“M”是代表寶馬最高性能的“M”,寶馬M公司是寶馬集團內的一個專業機構,其使命就是把性能卓越的寶馬汽車推向巔峰。在一部寶馬車上的字母“M”代表了非凡的運動特性、專屬性和高超的工藝,同時也是優秀的駕駛技藝和個人風格的象征。
寶馬車與一般用排量命名的方式不一樣,寶馬采用了按扭矩大小的方式命名,車型的3位數字中首數字為車系,而后兩位為扭矩識別。寶馬汽車尾部還常帶有數字加Li的標識,比如730Li、740Li,L指的是英文里的long-加長的意思,i指發動機采用電子噴射。
類型四:AMG
1988年,AMG成為生產制造高性能汽車的一支重要力量。這一年AMG與奔馳公司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而奔馳也開始重返德國汽車巡回賽等賽事。兩家公司合作發展的第一輛車是1993年出品的C36 AMG,如今奔馳公司承諾要在每種奔馳車上生產其AMG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