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出色的汽車,必須配上一臺好的發動機。優美的聲浪、強悍的動力都會讓人愛不釋手。但世界車市,優秀的發動機都來自于德系和日系。如本田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還有奔馳的M272發動機,都是汽車產業圈里十分優秀的發動機。
那為什么好的發動機都是國外的?而中國制造不出來優秀的汽車發動機呢?
目前有很多自主車企業都有能力自己研發制造發動機,但在細節上與合資有著一定的差距。同樣的切線不同的設備打造出來質量有很大的差距。
因為發動機內部要求極高的精度,一臺發動機跑上20W公里放在現在真的不算什么。活塞在內部不停地反復,需要更好的精度,精度不夠高的引擎,20W公里之后油耗大、噪音大、動力衰減,部分是精度不夠高決定的。
而很多朋友會發現,日本車發動機不能拆,一旦拆了性能與可靠性大打折扣,導致很多日系車越修越差。因為日系發動機組裝都是在超低溫情況下完成的,冷張熱縮的原理使零部件的間隙更小,常溫下接縫更小。即使百萬次運轉之后,它們依然能保持著高精度的精密性。
國內的無塵組裝車間我們也有,高精度制度我們也有,唯一缺少的就是同樣的工作人員,勞斯萊斯都是純手工打造,每一臺車型上都有他們獨特的標志代表著匠心文化。高素質的技工我們也有,但數量比不上日德系。
大眾造車近百年,豐田造車70年。他們都有完善的零配件供應商,能夠密切地配合車企的研發工作,長期穩定輸出優質的零配件。
國內的整體質量與德國、日本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的汽車需求僅僅滿足日常需求。而日德更認為他們是藝術品,對待藝術品和對待商品的態度本就不一樣。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與日德的差距。如果我們也能把汽車當成藝術品來制造,那么趕上德系日系的速度也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