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10-14 18:55 瀏覽次數:1115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現如今,汽車生產可以自主了,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均在國內建立工廠;汽車設計可以自主了,長安、江淮、長城都有了自己的設計團隊;變速箱都自主做到了8AT,陸風攢了幾年的大招一下爆發出來。但是,在汽車發動機這個領域,許多國產車在打開發動機罩后,看到的仍然是那個熟悉的三菱LOGO。
要說三菱發動機是國產車的“寵兒”一點都不為過。它為什么這么受寵?這得從三菱發動機被引入中國的那段故事說起。
三菱危機四伏,不投車廠投發動機廠
2000年前后,三菱汽車是當時汽車圈兒的“賈斯丁?比伯”,身為日本頂尖汽車制造商卻頻頻爆出各種丑聞:美國分部性騷擾事件、日本本部涉黑、大量隱瞞客戶投訴、各種汽車質量問題……提起那段歲月,三菱滿滿都是眼淚。
還是在那段時間,繼大眾、奧迪、雪鐵龍這些早期進入中國的汽車廠商之后,第二批汽車廠商又掀起了一輪來中國投資建廠的高潮。當時三菱別說投資建廠了,自己能不能躲過那一劫又一劫都難說。但是,三菱在1997年和1998年分別在中國投資建立了和,這一次決策在當時和其他車廠比較起來有點非主流,可日后卻成為三菱最大的經濟來源之一,也成為三菱重振旗鼓的資本來源之一。
國產車發展初期,偏愛三菱發動機
直列四缸發動機一直都是汽車發動機中應用最多的一種,而那時候的三菱,旗下的四缸發動機在業界取得過很高的評價,4G1系列、4G3系列、4G5系列、4G6系列發動機最為有名,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別是Orion(獵戶星)、Saturn(土星)、Astron(直譯為“仿天器”)、Sirius(天狼星)。
三菱把4G1系列分給東安三菱生產,把4G6系列分給沈航三菱生產。三菱發動機的中國行就在這兩塊土地上生根發芽了。
國產車哪家強?三菱發動機來幫忙!
國產車的起步階段,大家都沒有什么發動機研發、生產能力。引進先進的發動機技術是一條捷徑,可許多國外品牌的發動機技術又不給咱用。這時候,在國內建發動機廠的三菱就成了大家的香餑餑,當時的華晨汽車、奇瑞、比亞迪、眾泰等品牌,用的都是三菱家的發動機。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三菱來華投資建廠,一個叫做的企業家在中間做了很多促進工作(此人為傳奇人物,有興趣的可以度娘下資料)。而這個仰融,是當時的掌門人。后來華晨汽車還控股沈航三菱,華晨中華轎車也成為第一批使用三菱發動機的國產車型。
就在近幾年,在一些二線城市的車展(其實就是汽車促銷大會)上,許多國產車型還在大力宣傳自己使用的是三菱發動機。
為什么國產車都愛用三菱發動機?
三菱發動機受寵,原因之一是沒有其他成熟發動機技術可用。
原因之二,則是當時沈航三菱和東安三菱生產的三菱發動機確實有穩定、省油(在當時水平下)、易修等優點,況且當時三菱汽車危機四起的狀況,巴不得能在中國多賣一些發動機來增加營收,這才是救命稻草。
原因之三,國產后的三菱發動機大大降低了成本,自主品牌在發動機上的采購成本也隨之降低。穩定而便宜,誰又不愛用呢?
原因之四,后期三菱又向國內引進了4G9系列發動機以及新的4A9系列發動機,技術的更新讓一些仍然沒有發動機研發能力的自主車廠對三菱發動機繼續依賴。
自主研發發動機登上舞臺,告別三菱神機指日可待
國產汽車品牌經過二十多年的打拼,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急于求成的愣頭小伙兒了,也開始著重于發展自己的底蘊:各品牌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設計中心,開始試圖建立自己的設計語言和設計風格;陸風幾年來潛心研發首款自主8AT變速箱,目前也已經搭載于陸風X5車型上市;比亞迪、長城、長安、奇瑞等品牌也在逐漸用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替代三菱神機,相信在未來,三菱“神機”將不再受寵,國產車的自主之路才算正式起航。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