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半導體第二輪融資8億元涵蓋韓國SK集團、小米集團、招銀國際、聯想集團等企業,其計劃未來將獨立上市。小米在這個時候選擇入股比亞迪半導體,看中的應該是后者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機會,畢竟它獨自進入這個行業的機會不大。
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有些積累
隨著特斯拉以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在汽車行業迅速崛起,各個汽車企業均認識到自動駕駛技術正從夢想變成現實,而作為國產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的比亞迪當然不愿落后,因此它在數年前就已開始投入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早在2013年,比亞迪就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后來它又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訊研究院(I2R);再后來它又與國內自動駕駛技術領先者百度合作,通過多方面的努力,逐漸強化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
2019年比亞迪開始在唐EV 和 DM 車型上測試 L2 級別自動駕駛,希望通過在實際中的應用積累數據,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升級。特斯拉之所以被視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先者,就是因為它是全球企業當中率先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實踐,至今累積的自動駕駛里程已超過十億公里,大量的數據成為它不斷夯實自動駕駛技術的資源。
比亞迪在今年完成對比亞迪電子的重組成立比亞迪半導體,其業務中心就是面向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擁有強大運算力、高數據吞吐能力和AI能力的專用芯片,通過自研芯片與自有自動駕駛技術相結合,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升級,這個路線與特斯拉類似。
特斯拉此前采用NVIDIA等芯片企業的芯片,不過兩年前它已研發出自己的專用芯片,專用芯片相比起NVIDIA的芯片對圖像的處理能力大幅提升20多倍,與自主的autopilot自動駕駛技術相結合,運行更高效,并形成獨有的競爭優勢。
小米入股比亞迪或是為了自動駕駛技術
隨著小米的發展壯大,小米也認識到了研發自主芯片的重要性,不過它在研發澎湃S1芯片之后再無新的進展,其后更將成立的松果電子拆分出南京大魚半導體,凸顯出它在自主發展芯片方面所面臨的困難 。
自動駕駛技術涉及的行業更廣,作為一家成立才十年的企業顯然它沒有更多的資源獨立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想想此前的樂視投入百億研發汽車最終拖累樂視系跌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就讓小米心驚,但是自動駕駛技術又是未來的創新科技發展方向,它終究要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比亞迪成立半導體公司并引入投資機構,小米自然不會錯過機會。
從本次眾多企業投資比亞迪半導體來看,顯然其他企業也認識到了比亞迪在自動駕駛領域所具有的一些優勢,可以看出小米投資比亞迪半導體還是正確的選擇。比亞迪半導體強調為了將進一步整合內部資源,加快芯片的研發,甚至謀求上市獲得更多的資源,為芯片研發提供支持。
事實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下降,從去年7月起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持續下滑,再加上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降價競爭,今年前5個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13萬輛,較上年同期的2.19萬輛下降近五成,迫使它加快動力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以盡快縮短與特斯拉的技術差距。
可以說,小米等企業在這個時候投資比亞迪半導體是它們的共同需要,雙方的合作或許能達到共贏的結果,當然對于比亞迪來說更是巨大的支持,大量資金的支持有利于它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盡快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