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技術的理解存在一定誤區(qū),往往會根據一些基本數據下定論,最直接的例子就在于對發(fā)動機的評價。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只是相當基礎的部分,借此來定義一臺發(fā)動機的好壞,實在太過片面。然而,想要普通人完全掌握發(fā)動機復雜的評定維度,又不現實。
與其埋頭苦解缸徑、熱效率、點火正時這些晦澀的專業(yè)用語,不如做個體驗派!真實的動力輸出、NVH性能、平順程度,完全可以在一次完整的試駕過程中體現。
聰明的動力系統
傲跑搭載了基于起亞Smartstream平臺打造的伽馬二代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綜合油耗5.4L/100KM。最大功率115馬力,最大扭矩144N·m。看似平淡,背后卻有一個相當聰明的搭檔在默默配合它——一臺模擬8速的CVT無級變速器。
具體表現完全在于體驗環(huán)節(jié),發(fā)動機只管按照油門節(jié)奏去運轉,大部分工作由變速箱來完成。油門的響應、動力的傳遞都一改傳統CVT那般的“惰性”,響應積極,節(jié)奏恰當,能夠恰到好處地配合油門開度,將發(fā)動機調整到合適的轉速。
急加速時,升/降模擬動作相當干凈利索,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感覺,當加速完成后,發(fā)動機轉速迅速回落,以求維持盡可能低的油耗水準。這當然不只是CVT變速箱的功勞,但在體驗環(huán)節(jié)中,它確實是主角。或者可以這樣說,這套動力系統,發(fā)動機負責低油耗,變速箱負責一切其他請求。
而所謂的聰明,在于整套動力系統所提供的6種駕駛模式,分別為普通、節(jié)能、運動、雪地、泥地、沙地,不同模式下,電腦會自動改變動力的輸出特性,配合各項傳感器數據,來滿足多路況駕駛。
全面的安全輔助
傲跑提供了相當豐富的主被動安全系統,全系標配了胎壓顯示、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以及上坡輔助等功能,而在高配車型上,更多的亮點集中在主動安全方面。
首先是360度全景影像功能,車身的四個方面分別有一個攝像頭,通過采集圖像后進行后臺拼接,就可以實現所謂的“上帝視角”,對于城市行車非常有幫助。從畫質上來看,傲跑的拼接足夠自然,不會漏掉重要障礙物。而且可以通過按鈕來切換不同視角,功能性拓展足夠到位。
其次,兩個側面攝像頭還被用于并線時的路況圖像采集,當開啟轉向燈時,相對應的一側攝像頭就會開啟,同時車側畫面會被顯示在中央儀表盤屏幕上。
除此之外,日常啟用頻率最高的想必是自適應巡航系統,不僅在高速場景,日常的城市快速路也十分實用。尤其在堵車場景下,帶跟隨功能的自適應巡航可以充分解放右腳,這是同價位的SUV中相當少見的功能。
當然,一些耳熟能詳的主動安全配置它也有所裝備,比如車道保持輔助、智能遠近光燈切換、前方防碰撞輔助(可識別車輛/行人)。
大屏才夠用
傲跑提供了一塊10.25寸中控屏幕,這也是海外版本沒有的配置,內置了起亞UVO智能互聯系統,可以通過“你好,起亞”或者“小度小度”來喚醒語音功能,在實際體驗中,自然語音的識別準確而且迅速,本土化適應性做的不錯。
智能互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它能支持各種網絡功能,比如百度地圖、QQ音樂、聽伴等APP都可以正常使用,而且能夠共享位置信息等;另一個是支持手機遠程APP控制,尋車、解鎖等功能用手機統統搞定。當然,手機與車機的CarLife連接也能夠支持。
網絡功能如今已經成為車機必考項,除了最基礎的UI、觸控體驗,年輕人日常離不開的各種網絡服務及手機功能也被搬到了車上。交互方式的革新和多場景互動是不錯的方向,傲跑在這里的表現很全面。
總結:傲跑的定位很明顯是在討好年輕人,各類新鮮技術和功能勢必要成為一個重要賣點,一些基礎功能我們在文章中并未提及,比如自動空調、手機無線充電、一鍵啟動等等,但它的確是想在全面之余,做出一些突出的亮點。按照從后往前的順序,互聯功能是必備項,主動安全是加分項,動力總成則有著自主品牌提供不了的經驗與功力。這些亮點,也正是傲跑吸引消費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