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向新能源領域發展,蔚來,小鵬等一些造車新勢力也紛紛加入新能源行業矩陣,加上國家之前對新能源的大力支持與補貼,似乎“汽車”的時代逐漸要變更為了“電車”時代。我們也看到短短幾十年時間,“電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和成績,但是如果和燃油車相比,它仍然是一個需完善的產品。有沒有覺得這句話似曾相識,這是外界對于蔚來ES8的一個評價,但我認為整個電動車領域都有待提高。
首先是產品性,作為一臺汽車來講,它具備的最基本的功能應該是能跑,還得跑的夠遠。因此顯而易見,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的官方續航能達到500公里以上,與燃油車已經較為接近,但即便忽略廠家官成續航存在虛高的問題,電池壽命,季節變化等問題還是會使續航能力成為一個未知數。確實,電這個東西實在太不穩定了。
其次是安全性,首當其沖的便是電動車的自燃問題。雖然燃油車也有自燃事故發生,但相對于電動車的事故率,還是少得多。而且,一旦發生撞擊,或是翻滾等其他意外情況,還會進一步提高電動車發生自燃的幾率。再有電動車還會帶來電池輻射等其它的危害。
還有一些電動車代替不了的地方,比如越野能力,倒也不是電動汽車就不能越野,但是電池組巨大重量勢必會限制其越野能力,而且顛簸以及復雜的路況也許會帶來諸多問題。再比如豪華感,特斯拉立一個大iPad的內飾風格已經逐漸被接納,也影響到了整個電動車內飾的設計,似乎電動車每次都直接與“科技感”掛鉤,而豪華的標簽很難往電動車上粘貼,這也是電動車無法代替汽車的一個原因。
畢竟燃油車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電動車想要發展完善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不能急于求成。而電動車除了技術難以突破,也存在一些缺陷,所以電動車還很難顛覆燃油車,不過小編認為,混動車型也許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具備電動車的優勢,又不會有續航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