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內燃機已然不是主角,電動化和數字智能化無疑成為了各大車企的主旋律,反映了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
德國汽車巨頭們不僅明確了新能源產品規劃與市場目標,而且展示了有史以來最強電動化產品陣容。這種急劇的轉折,一方面歸結于德國明確宣布在2030年后禁售純燃油車以及越來越嚴苛的排放和油耗法規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新能源技術的逐漸成熟,走向市場化,也加速了老牌車企的轉變。
而其率先量產的技術旗艦e-tron自2019年3月開啟發售以來,全球范圍內共交付超過 14500 輛。不難看出,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來臨時,奧迪是豪車陣營里準備最為充分、反應最快的一個。
奧迪是歐洲最早研究電動車的車企之一。2009年,奧迪e-tron概念車首次亮相于德國法蘭克福車展;2013年,奧迪R8 e-tron亮相。此后數年間,奧迪還發布了奧迪Q7e-tron、奧迪A6L e-tron等量產版車型。
奧迪e-tron歷經數代發展,相關技術趨于成熟,從設計、研發、制造、銷售、運營都已經走到了一流豪華品牌的前面,起到了引領、標桿作用。
目前一汽-大眾奧迪e-tron的國產化工作正在長春中國一汽積極準備,整車車身、電池包已經陸續完成小批量生產,一汽-大眾奧迪e-tron將采用寧德時代電池118kWh高能比電池,續航里程更長,價格更實惠,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后續奧迪將依托MQB、MLP、MEB多個技術平臺,在MHEV輕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BEV純電動三個方面布局,覆蓋各個級別的細分市場,體現了從驅動系統、電池技術、充電技術,到設計、生產、供應鏈、出行計劃、數字化生態整體產業鏈和技術鏈的規劃。
奧迪希望到2020年底,落地12款電動車型,其中包含5款純電動車型和7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25年前,在全球范圍內推出超過30款電動車型,其中包括20款純電動車型。而純電動、插電混動車型將占據品牌全球銷量的40%,中國作為奧迪的最大市場,毫無疑問成為了奧迪電動化戰略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