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了躲開途觀的市場,斯柯達只推出了一臺相對較小的“野帝”,致使“正統”緊湊級SUV市場上一直未出現斯柯達的產品,整整熬過了一代車型,這個與大眾同門的品牌終于坐不住了,畢竟這個市場還遠未飽和,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
同樣出自MQB平臺,柯迪亞克終于讓斯柯達的設計發揮出應有的色彩,實際上,這還是表面功夫,這是一臺要用顏值騙你來享受實用性的車,說白了,斯柯達品牌向來的性價比不會就此丟失。不過,各大車展“走”過一遍的它,設計上的套路我們早已熟稔。所以,還是先從大家最關心的駕駛方面講起吧!
柯迪亞克目前配備2款動力系統,考慮到未來1.8TSI版本可能會成為主銷車型,故此我們試駕了這個版本。這臺1.8TSI發動機在1450-4100rpm的轉速范圍內就能輸出300N·m的最大扭矩,最大功率為132kW/4300-6250rpm,工信部百公里綜合油耗7.2L,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8.9秒。
柯迪亞克提供了兩款7擋濕式DSG雙離合變速器,其中DQ380變速器最高可承受420N•m的最大扭矩,匹配1.8TSI發動機;DQ500變速器最大承載扭矩可達600N•m,匹配2.0TSI發動機。
300N·m的扭矩對于一臺接近4.7米長的SUV來說并不算弱,雖然沒有凌厲的推背體驗,但結實的動力總不會少。斯柯達一向比較“滯后”的油門絕不會讓你起步“躥”出去,但油門響應并不遲鈍,想快速起步的時候盡管深踩一些。
發動機的轉速在D檔下上升懶惰,下降勤快,所以低速狀態下,并不容易獲得特別靈敏的反應,實際加速會比油門滯后一點才到來,這就是這套TSI+DSG動力總成的最大特點,體驗過EA888的人都明白。
不過,這只是為了經濟節能而隱藏的實力,利用S檔保持著轉速,動力響應會變得隨傳隨到,不管是否有強勁動力,這種及時的相應總會令人開心。而日常道路駕駛,稍微滯后的輸出也并不影響行駛連貫性。
早已經國產的DQ380濕式7速雙離合變速箱曾在多款車型上和我們見過面,更平順地梳理動力是它的強項,你也更不必擔心它的穩定性。起步時的延遲已經變得非常微小,稍稍滲進車廂的發動機聲音可以幫助你清晰地判斷變速箱的工作節奏。
EA888+DSG是一套特點非常鮮明的動力系統,高效有力,節奏易于把控,而且廣泛應用于大眾集團車型上,沒接觸過的人反倒成了少數。服役這么久,雙離合天生的“不拘小節”在如今已經被隱藏的非常難以察覺。
同樣誕生自MQB平臺的柯迪亞克當然也會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結構,不過,厚重感的增添是這臺車最重要的特點。更大的車身尺寸與相應的調教都是偏向舒適的定義,駕駛起來,是更接近一臺中型SUV應該有的重量感。
初段更軟的懸掛讓其在小型慮震面前非常得體,傳遞給乘客的信息微乎其微。而轉彎時分的側傾也很有中型SUV的風范,比較明顯的重心轉移會嫁接到乘客身上。
不過,柯迪亞克的定位就在于家庭,乘客們的舒適度往往比駕駛感更重要,厚重的底盤在連續破損路面上的表現依然很舒適,雖然震動會隨即傳到車內,但經過懸掛處理得動作都很簡單干脆,也被修飾的足夠友好。
轉向系統則堅持為了手感而保留一部分重量,尤其在比較長的彎道上,抓著方向盤的手會感受到明顯的回轉力量,但這是可調節的,女士駕駛時,選擇較輕的手感即可。關于路感,方向盤并不會傳遞太多,不過虛位并不是太大,高速駕駛依然輕松。
設計方面,這款車我們已經進行過多次解讀。“硬折線”是外觀設計上的主基調,速派之后,斯柯達終于將這套設計語言的真正美感發揮出來,整車設計自然協調,各種鋒利線條也不會再給人不舒適的感覺。
每一處細節都全面貫徹著設計主題,精致感得以提升。車身觀感比較魁梧,不久前在日內瓦車展上發布的Sportline和Scout版本都恰當地融入了各自風格。這是一套可塑性非常強的設計語言,運動、年輕,力量感也比較充足。
柯迪亞克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98mm、1883mm、1676mm,軸距達2791mm,與途觀L軸距相同。但加入7座布局后,定位變得更加模糊,在實用性方面也會更強。很明顯,它也是有意在差異化二者的市場關系。
內飾方面,柯迪亞克的設計感同樣經過了比較大的調整,當然,最令人開心的是,它幾乎與途觀L徹底區分開,也放棄了轎車化的風采。尤其中控臺上半部分,借鑒曾經概念車的設計語言,左右對稱式分區配以木紋飾板,多了幾分豪華感。
這種平坦開闊的設計方式增加了車廂內部的開揚感和空曠感,豎向大面積出風口更襯托出這是一臺“大車”,只有中央扶手的寬度不及漢蘭達這種真正的中型SUV。而在許多細節方面,斯柯達堅持的獨立特征開始慢慢發揮“標示品牌”的作用。
柯迪亞克的座椅看起來比較厚實,在這么空曠的車廂內,的確有必要。真皮縫線包裹的座椅皮質延續著多年來的平均水準。駕駛位置采用12向電動調節并且支持3組記憶座椅,而副駕駛則采用手動調節。
身高183cm,體重95kg的體驗者在前排可以獲得1拳的頭部空間,保持前排座椅不動,進入第二排,頭部空間剩余1拳,腿部空間剩余2拳左右。而此時第二排已經調節到最后位置。所以柯迪亞克為了容納第三排座椅,是犧牲了一部分第二排腿部空間的。
不過由于體驗者身材比較高大,此時第三排無法乘坐。如果是身材較瘦,身高在179cm左右的體驗者,將第二排腿部空間調至1拳左右,可以在第三排獲得正常的乘坐空間。不過,由于地臺較高,腿部一直處于蜷縮狀態,所以這臺車的第三排只做應急用而已。
全景天窗長1364mm、寬870mm,表面積高達1.17平米,前半部分可開啟。對于柯迪亞克這種身材的SUV來說,一面較大的全景天窗會比較受消費者喜愛。
車內儲物空間上,柯迪亞克開發的比較全面,除了檔把前后的儲物槽與杯架,門板的儲物能力也不錯,日常用的短雨傘前后門板均可容納。在方向盤左側,隱藏式的儲物格可以容納一部iPhone6,上方有2個卡槽。副駕駛前方,常規手套箱位置變成了一個冰箱,可以對飲料進行一定程度的制冷,再上方還有一個可開啟儲物格。
后備箱是全車的重頭戲,與其說這是一臺7座車,倒不如強調其在日常裝載能力上的優勢。后備箱采用電動尾門設計,帶有“腳踢式”感應系統。在第三排未放倒的情況下,地板剩余空間比較寬,但車頂位置全部被座椅頭枕占據。
放倒第三排座椅后,后備箱空間得到極大擴展,縱深可以容納日常用的長雨傘,而且平整度幾乎不受影響。第二排座椅可以支持4/6分割放倒,放倒后,地臺依然比較平坦,此時的裝載能力幾乎媲美一臺廂式小貨車。
總結:柯迪亞克是一款與途觀L定位區別非常明顯的車型,但二者相同的軸距,都不能被劃分為標準的緊湊級SUV,稍稍壯碩一些的身材讓他們在空間上更靈活。嚴格來講,這是一臺“5+2”式SUV,即5個正常座椅和2個應急座椅,這個市場的需求可能比真正的7座中型SUV的需求更大,更適合使用場景多變的年輕家庭,至于最終表現,最關鍵的一步還是要看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