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訊 從定位上你就應該清楚地知道,冠道與漢蘭達不是一路人。我想,漢蘭達也從未擔心過冠道的上場,一臺5座車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威脅7座車的市場。最該捏把汗的,是途觀L和昂科威。從以往的經驗判斷,別克品牌一向喜歡通過差異化定位來打擊對手,而剛剛來臨的途觀后綴了一個“L”標識,更是跨級別的定位。
既然只是動力系統的“補位”,那我們就從這里開始。昂科威有1.5T,途觀L也會有1.4T,目前30萬左右的“370TURBO”車型同樣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主力車型才剛來到!
冠道 240TURBO搭載一臺1.5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與思域那臺1.5T乃同宗,只是調教和數據上略有區別,最大功率142kW/5600rpm,最大扭矩243N·m/2000-5000rpm。從尾標上也可分辨,思域的220TURBO與冠道的240TURBO稍有差距。
變速箱方面,本田沒有為1.5T匹配9AT變速箱,而是繼續沿用思域的CVT無級變速箱。導致我曾一度為其擔心,是否會出現像思域一樣的反應遲鈍、二次加速拖沓等問題。沒想到的是,本田的CVT有著多副面孔,更激進的調教讓冠道 240TURBO甚至出現了些拉扯感。
最令人捏把汗的當然還是1.5T這個小心臟能否讓這臺冠道做一臺健康的中型SUV。簡單的功率扭矩數據實在太空洞,沒有任何說服力。真正的實力還是要用身體去驗證。
從起步開始,動力便成了最大的關注點,越來越歐洲化的調教方式和初段較弱的扭矩釋放讓冠道從沉穩開始。起步雖然還是想躥起來,但往往是邁著偏沉重的步伐,伴隨著清晰的發動機聲音,此時的加速感雖然不強,但并不感覺有多費力。
如果是快節奏起步,更大嗓門和保持在3000rpm的轉速是最直觀的反應,這也只是稍稍催逼了一下,油門離地板還好遠呢。調取高轉速是它自愿的,要不然,節奏根本快不起來。
積極拉高的轉速可以彌補扭矩峰值偏晚的缺點,亦可縮短變速箱及渦輪的反應時間,這是為了讓你開出連貫感,開出聽話感。起碼這是一臺聽話的發動機,只是有點兒吵。
比初段表現更好的動力在于中段,30—80km/h區間,一直徘徊在2000rpm左右的轉速是再加速很好的保障,小排量被賦予的積極特性往往在于轉速,即便在踩下油門的瞬間你還是要稍等一下,但對這種身材來說,連貫性并未受影響。
CVT變速箱改掉了思域上的壞毛病,但卻放大了繽智上的小問題,每次再加速時,我不必再專門留一些時間給它“思考人生”。但低速卻出現了稍稍明顯的拉扯感,像許多手動擋1擋時收油減速的拉扯感。可能是因為變速箱太過忠實地在傳遞動力,不過也無可厚非,畢竟冠道那么大,需要更激進地行為來防止動力流失。
總體看來,這是一套比CR-V 2.0L版本更有力量的動力系統,只要不是中高速狀態下的緊急超車,它大多數時候不會令人尷尬。部分情況下,2.4L自然吸氣發動機也難以提供如此急促的加速感。當然,平順和舒適另當別論。
如果沒這么吵,那這套1.5T+CVT還真是個值得夸贊的對象,尤其當你對待油門不客氣的時候,它就用叫聲來回擊你,大嗓門,特別大嗓門。本來冠道為隔音降噪學足了新功課,2.0T+9AT版本的表現就是證據,沒想到反而突出了1.5T發動機的噪音。
縮水了動力依然能被打上“可接受”的標簽,而未縮水的底盤系統則是冠道定位的最佳體現。這臺車,我并不特別推薦370TURBO版本,原因是它特別不愛快跑,太多的動力只會拿來浪費。
這就是一臺加大、加厚、加重了的CR-V而已,駕駛感如出一轍,在高速狀態下尤為明顯。有些橫沖直撞和愣頭愣腦,越開快越像駕駛一頭飛奔的大象。路面的起伏會推著車身動作冗余遲緩。
答應我,千萬別總是來來回回地快速變道,后懸掛永遠沒有干凈利落地處理過任何事情,甚至還挺喜歡橫向擺動,所以坐在后排的乘客在空曠地車廂里開始左搖右擺。
轉向也有著差不多的性格,模棱兩可的傳遞感比較模糊,雖然不至于讓人心里不踏實,但最安慰的時候還是兩只手都握在方向盤上。
如果你非要拿它與漢蘭達對比的話,漢蘭達屬于“大和舒適帶些輕松感”,而冠道則屬于“大和舒適帶些厚重感”。當然,這種“飛奔大象”的高速狀態并不能粗暴地劃歸為缺點,畢竟它也是一種對舒適非常有效的解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