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技術 > 返回

動力電池目錄之殤:暫未進目錄的技術型企業如何生存?

發布日期:2016-06-13 22:07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1430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以前,我們認為,只要做好技術、做好產品,就不愁沒有市場。現在,我們技術做好了,卻真的愁市場了。”在中南創發鋰電事業部會議室,提到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與動力電池目錄掛鉤的政策,大家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新能源車電池

辛辛苦苦幾年,把技術做好了,市場卻因為一項政策調整“不翼而飛”,這是目前暫未進入動力電池目錄的技術型企業的真實寫照。4月底,中機中心發布公告稱2016年發布的1至3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將全部重審,電池廠家沒有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的都不予以通過。這即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目錄與動力電池企業目錄掛鉤,只有使用進入“白名單”的動力電池,相應的新能源汽車才可能進入推廣目錄,進而拿到補貼。也正是因為這項緊急空降的調整政策,引發暫未進入目錄的技術型動力電池企業的擔憂:未來如何生存?
 

現狀:暫未進目錄的技術型企業擔憂,技術和產品做好了,市場不見了?
 

在2016年的CIBF國際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上,《動力鋰電池的性能提升-新工藝及其工業化》的演講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目前動力電池產品趨于同質化,各大廠商均通過擴大產能、提高自動化、改變材料配方等方式來提升產品競爭力,但基本都沒有技術壁壘。據演講者-中南創發鋰電池事業部蔣濛介紹,中南創發是國內唯一一家運用PVD技術提升電池產品性能的公司。這讓筆者走進了這家技術型動力電池企業。
 

中南集團是一家港資企業,成立于1935年,從鐘表零配件起家,后來做金屬沖壓、表面處理等工藝,現在做消費類電子的OEM生產等。中南創發是中南集團旗下專注于實業的集團,合作客戶有蘋果、三星、黑莓、諾基亞等全球頂級企業,鋰電池事業部是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前后,中南創發開始規劃鋰電池業務發展,并于2014年實現鋰電池小批量生產。目前,中南創發動力電池應用在機場巴士、碳纖維微型車、香港GMI增程式電動巴士等領域,同時也在跟長安、吉利等整車企業接觸。
 

之所以敢于進入競爭白熱化的動力電池領域,在技術方面擁有核心競爭力是重要基礎:
 

(1)中南創發將鋰電池生產制造從工藝上進行革新,依靠在PVD(“物理氣象沉積”,或稱“物理磁共建設”)行業十幾年的經驗,運用成膜技術,來提高鋰電池的性能。目前,中南創發通過工藝革新取得多項進展,例如:通過PVD補鋰之后,電芯容量提升6%以上,硅的循環壽命可以增加300周以上(實驗室級別)等。據了解,這種工藝是中南創發通過十幾年的經驗積累創造的獨家先進技術,短時間內其他企業無法復制。
 

(2)中南創發與蘋果、三星等全球頂尖企業合作十幾年,在品質和技術上有很深的功底,這也是其能夠跳過3C電池直接進軍動力鋰電池的信心的根源。中南創發在瑞士、英國牛津、美國硅谷等地設有分公司及研究機構,密切關注全球最新的技術動態;同時與當地高校建立廣泛地合作關系,十幾年來從未停止過對技術研發的積累和追求。
 

然而,這樣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動力電池企業,在面臨動力電池企業目錄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掛鉤這一突然降臨的政策調整時,卻顯得有些無奈。“我們當然是想跟著游戲規則來做,積極爭取早日進入動力電池目錄。但是如果最后真的沒有進入目錄、只能給進入目錄的企業做代工的話,最終我們會不會做汽車動力電池這塊可能都很難講了。或者轉型做一些非汽車動力電池,比如儲能、摩托車電池、船舶電池等。這樣的轉型也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中南創發鋰電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向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坦言。
 

影響:動力電池行業面臨洗牌,部分未進入目錄企業或演變為二級供應商
 

截至6月初,共有25家企業進入動力電池目錄,如CATL、比克電池、珠海銀隆、邁科鋰電等。有業內人士預測,第四批動力電池目錄或將在6月份公布,預計進入的企業有十幾家,而第五批動力電池目錄或將在第三季度公布。
 

然而,當前國內有一定規模的動力電池企業已經多達上百家,按照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目錄的速度,依然會有不少動力電池企業會被排除在外,對這些企業來說,或將面臨被有資本實力的企業兼并、收購的命運,也有可能淪為代工。
 

“現行的動力電池目錄類似于一種資質,以后整車廠家傾向于只選擇進入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所以后面可能會出現小的企業在大的企業下面掛靠這種現象,定價權集中在進目錄的少數幾家企業手上。入選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由于產能等問題再去采購電芯,沒入選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可能演變成二級供應商。”一位業內人士對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分析道。
 

聲音:政策干預過于強制化,影響市場自由競爭?
 

有多少家電池企業能夠支撐到進入目錄的時候呢?又有多少家技術型企業會成為目錄的犧牲品?他們本該如此嗎?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想通過目錄的方式為動力電池行業設置一個門檻、提高動力電池的性能和品質、排除一些質量差規模小的企業以防止擾亂市場秩序,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政策干預也比較強制化,影響市場的自由競爭。“動力電池行業本來應該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健康市場,現在變成了非常依賴政策導引的市場。這對于整個行業和市場的走向都不太好。大家不會再去想怎樣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去征服客戶,而是想怎樣靠近國家的政策,出發點都變了。”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家政策不停在變化,使得企業根據國家政策不停地調整戰略,這最終可能導致企業不再專注技術積累且失去長遠戰略,對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不利。“政策一輪接一輪在出,而且大家也知道政策會變化很快,所以他們不會像以前一樣花很長的時間去積攢自己的技術,把它做好。他們會擔心企業技術的長線會不停地被政策的短線所打斷,不如直接改變企業的作風,走短平快路線。國家現在出臺一個政策,企業馬上改變策略應對這個政策,改變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方向;國家這個政策換完,換下一個政策,企業再切換下一個策略模式。這樣一波一波配合政府的政策來調整企業的戰略,那企業本身沒有一個長遠的戰略,是非常不健康的。”

上一篇:陽光電源電機控制系統亮相中國國際客車技術展

下一篇:長安新能源汽車新突破 國內三個領域取第一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