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5-04 21:47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2405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緊握方向盤的雙手將被漸漸解放;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讓更多家庭成為新能源車的擁躉;車企轉型升級顯效,中國汽車業將進入年銷3000萬輛的嶄新階段。
六大汽車集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分別公布了各自的“十三五”戰略規劃。拋開銷量目標,五大集團都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以及注重用戶價值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側重。不難發現,傳統車企也都開始了轉型之旅。
一汽集團
按照一汽集團的規劃,力爭實現到2020年市場份額為15%以上,利潤目標為8%,整體銷量超過400萬輛,自主品牌突破200萬輛。
“十三五”期間預計投放50款產品,18款自主產品。期間,預計投放新能源產品19款,其中乘用車5個平臺11款,商用車5個平臺8款。其中,新能源汽車占到全國15%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跑者。到2020年,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
去年10月,一汽轎車總經理安鐵成在一汽奔騰B30的下線儀式上表示,“十三五”期間,一汽轎車將鎖定兩大產品平臺,奔騰品牌將布局8款產品,覆蓋從A到 B級的轎車、從A0到A級的SUV及MPV細分市場。同年7月,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大勇也談及過紅旗的未來規劃:紅旗將布局SUV、B、C、 D、E級,形成完整的產品線,2020年以前將推出5款以上車型。
一汽集團提出“1593”振興計劃,分別是1個目標(質量效益型企業),5個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9大舉措(打造品牌性企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注重人才建設等),3個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企,黨建、文化、體系建設)。
其“十三五”科技創新目標為“三化兩高”——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高品質、高效益。提高系統集成能力,支撐一汽“十三五”“十四五”持續發展。
東風汽車
戰略愿景:永續發展的百年東風,面向世界的國際化東風,在開放中自主發展的東風。以創新驅動、開放合作、主動主導、做優做強、共贏發展為指導方針。在新能源汽車、汽車金融、自主研發能力、營銷能力、國際化能力、智能互聯等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公司戰略定位從國內最強、國際一流的汽車制造商轉變為: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品質和服務的卓越企業。
到2020年,產銷規模超過5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30萬輛。東風自主板塊到2020年產銷規模做到3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商用車達到100萬輛規模,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達到100萬輛。
具體來說,“十三五”時期,東風公司將在六個方面實現重點突破。
一、新能源汽車。在研發和產業化上取得突破,力爭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5%—18%,爭取與東風公司的地位相符合。
二、汽車金融。在汽車金融業務布局和規模上取得突破,在現有的汽車信貸業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為產融結合的“大金融業務”。
三、自主研發能力。東風的技術戰略是“綠能+智能”,在自主研發能力上取得快速突破,到2020年自主研發綜合能力國內領先,2025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營銷能力。在營銷模式、網絡布局、營銷體系能力上實現突破,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布局、品牌力強化、水平事業與金融體系支撐。
五、國際化能力。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海外資源利用、海外基礎建設和國際化體系能力建設上取得突破,從一般性出口銷售走向海外技術和資源并購、技術和產品海外輸出。
六、智能互聯。在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車研究布局上取得突破,發展自主智能裝備產品和技術,建設東風智能制造體系,構建東風未來發展的核心能力;以安全為核心,集成智能化控制和信息技術,分階段開展東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究。
上汽集團
上汽集團“十三五”規劃的中長期戰略目標:成為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
戰略定位:從主要依賴制造業的傳統企業,轉向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汽車產品和服務的綜合供應商。銷售收入來源多元化,服務占比上升,后端驅動、消費者需求導向。適應未來快速變化的汽車社會環境,技術和業務模式上具有持續創新能力。
“十三五”戰略規劃體現在三個重點(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信息和數據平臺,合資整車經營體系)、三個突破(國際業務布局和支持體系,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客戶服務業務,創新發展產業主導的金融業務)。
關于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上汽重點深耕新能源汽車和互聯網汽車市場。未來五年在新能源領域的專項投資超過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20萬輛。同時,以新思維、新生態、新標準和新產品在互聯網汽車、智能制造領域取得突破。在用戶服務方面,依托車享網、車享家,通過線上線下O2O協同,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計劃到2020年形成1000家網點規模,協同多種銷售服務業態,創新業務模式。
“十三五”規劃中,上汽集團2020年自主品牌的銷量目標為100萬輛,自主品牌及本土化研發產品銷量占比超過60%。出口產品的數量將占總銷量 的20%~30%,成為海外業務占銷售總額比例最高的汽車公司之一,全球經營能力走在汽車企業前列。
長安汽車
長安汽車抓住未來10年關鍵的戰略機遇期,特別是未來3~5年,實施戰略轉型,提升盈利、成長、創新能力,努力成為世界一流汽車企業。
第一步,到2017年實現產銷規模333萬輛,其中長安品牌179萬輛;第二步,到2020年實現產銷44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233萬輛;第三步,到2025年實現產銷規模60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340萬輛。
具體戰略舉措如下:
著力發展新技術,包括智能駕駛與智能互聯加速融合。長安汽車已發布”654“智能化戰略,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開啟中國首次2000公里長距離無人駕駛之旅。
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長安汽車計劃在未來10年投入180億元,推出34款新能源車型,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達到40萬輛,占長安總銷量的10%。
此前,長安汽車提出新能源汽車“518”戰略方針:到2025年,長安汽車的純電動產品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秒,到2025年,長安 汽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為1升;到2025年,長安汽車的純電動產品單位質量每噸每百公里耗電為8度。
積極探索新模式,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融合,在產品端、服務端創新商業模式。
加速布局新業態,聚焦客戶,圍繞主業,打造用戶生態圈,在二手車、汽車租賃、汽車電商、車聯網等領域積極布局。
北汽集團
到2020年實現汽車產銷規模4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50萬輛,海外汽車市場50萬輛;營業收入6200億元,市值國內汽車業前三。
在2015年249萬輛的基礎上,年均復合增長達12.6%,其中高端及合資品牌增加100萬輛,自主新能源汽車增加50萬輛,自主品牌國際市場增加50萬輛。
國際化突破重點市場,“656”目標——6個重點項目,5大市場集群,60萬輛海外市場銷量。南非和伊朗的工廠都會相繼動工建設。
在北汽集團的“十三五”戰略規劃中,同樣提到了戰略轉型——構建創新型、服務型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戰略發展:
一,從集群布局轉向精品布局。未來的幾年,北汽集中四千人的研發團隊,主要力保7款車,不能每一個細分市場都去做。
二,從機會驅動到客戶價值的驅動,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分析對產品定義產生新的價值。
三,從整車的自主集成到系統的自主掌控,剛才跟寥總也交流,在新能源車上,有一些板塊我們要堅決的努力的自我掌控。
四,從價值鏈到生態鏈,提供信息、服務、內容來促進從生產到制造的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廣汽集團
廣汽集團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總體發展戰略——“1513”戰略,即在秉承“內部協同創新、外部開放合作”的發展原則基礎上,完成1個目標、夯實5大板塊、突出1個重點、實現3大突破,全方位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圍繞“1513”戰略,掌握成套核心技術,開發出有競爭力的汽車產品;將整車板塊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支柱,拉動其他板塊共同發展,培育海外市場,發展新能源汽車,構筑三足鼎立整車格局;從產品組合、企業結構、研發生產能力及配套體系入手,提升部件整體配套能力;提升在汽車銷售及后市場業務的領先地位,延伸服務產業鏈,拓展商貿業務競爭優勢;構建多元化金融服務平臺,打造以多元化金融服務為主的資本引擎。
“1”個目標:至2020年完成汽車產銷量達24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約12%,營業收入超4000億元,利稅總額超500億元,成為先進的汽車集團。
“5”大板塊:做強做實研發、整車、零部件、商貿服務和金融服務等五大板塊;
“1”個重點:舉全集團之力發展自主品牌,實現自主品牌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3”大突破:全面實現電動化、國際化、網聯化三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廣汽集團還將陸續推出6款新能源車,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建立起研、產、供、銷的整體能力,通過不斷深耕,爭取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領跑者,到2020年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力爭突破20萬輛。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